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因十二指肠癌逝世,终年87岁。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葬礼邀请,中方代表钱其琛以“正视历史”四字回应,奠定了此次外交交锋的基调。
裕仁去世这事一出来,很多国家又把二战这段翻出来看,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这位,整段军国扩张都在他的年号里跑完,他在1931年点头让关东军去搞九一八,1937年全面侵华那阵子对南京城里发生的事不去干预,1941年御前会议拍板对美国开战,战后美国有自己的安排,把他从东京审判里拿出来,档案里能看到他一直握着军事那条线,不像日方对外讲的那个只挂名的象征人物。
中国这边收到葬礼邀请,怎么去怎么说成了个难题,一边是侵华最高责任人这顶帽子扣着,三千五百万军民伤亡这账本摆着,另一边是两国已经建了交,如果完全不去,对话这条路可能起波纹,最后国家层面把细节对了一遍,决定让外交部长钱其琛当国家主席特使出席,把礼节撑住,把立场带过去。
![]()
钱其琛到了东京,机场离市区那一路都是追悼的气氛,媒体和主办方在讲翻篇,他见面开口就把“正视历史”放在桌上,这四个字不是一句口号,里面拆出来三层,战争的性质要说清,是侵略不是别的,南京城里发生的事还有别的伤害需要正式表达歉意,对把战争往好里描那种表述提出明确反对,日方刚开始把话题往轻里带,中方这边把三层意思一条条说稳,首相竹下登给记者会上的话也跟着变了,说到给亚洲很多人带来伤害。
葬礼当天是1989年2月24日,新宿御苑搭起的黑白棚顶在冬天的光线里很冷,日本安排了三万两千名警力,来宾里有五十五个国家的政要,场外并行的另一条叙述也在跑,有团体当街放日军当年拍下来的纪录片,早稻田大学那边有人组了摇滚场对着天皇这个题目做节目,两条线一起出现,能看出社会里这段历史说法不在一个点上,裕仁被人写成和平研究者的形象,他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被拿来讲,战时军队里用毒气的命令和对七三一活体实验的支持在材料里都有,这些内容没有被放进那个形象里。
中国这次回应不只是一场仪式的走完,正视历史这四个字碰到了日本战后身份拼起来的那根线,美国考虑在东亚的布局把天皇制保留了下来,也就有人免去了追责,国内一些圈层把象征天皇这层说法拿来切割战争的责任,钱其琛把话摆了出来,日方在那一段时间内就把几句关键话讲到台面上,竹下登的表达从含糊往明确挪,说到侵略这件事的存在,后面教材里开始把一些战争伤害的记录写进去,篇幅不大但能看到调整。
过了三十多年回看,当年这场葬礼像个坐标点,历史的说法在这里对过一次,日本政界里到今天还有人提出另一套版本,中国这边一直把正视历史这个立场放在前面,这次的对话给出的经验是,和解要建立在对事实的共同确认上,不靠把记忆擦掉,和平这件事有人去守,有纪录有人去讲,这四个字落在纸面上不重,落在这段时间和空间外面,分量在那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