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国的社交媒体彻底被一把小刀搅翻了天,泰国女子崇普良8月25日在素万那普机场主动弃置的折叠刀,两个多月后居然出现在Facebook的二手交易群里,而刀身上刻着的专属昵称“Gongzilla”,成了戳穿谎言的铁证。
崇普良的经历让所有人后背一凉:那些被我们“忍痛割爱”的物品,到底是按规定销毁了,还是成了某些人手里的“生意”?
![]()
一
8月25日崇普良那天携带一把折叠刀入境素万那普机场,过安检时被查出违反安全规定,刀具当场被扣。
她后来在Facebook上回忆,自己完全理解机场的安全要求,当时全程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没有任何异议。
按照机场给出的选项,她最终选择了将刀具弃置在指定的弃物箱里——这是很多旅客都会做的选择,毕竟一把刀不值得花邮寄费,更不可能为了它耽误行程。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毕竟弃置物品就像扔进了“公海”,没人会再惦记,但10月21日这天,崇普良在一个叫“Leatherman泰国俱乐部”的Facebook群组里刷到了一条转售信息,照片里的折叠刀看着格外眼熟。
等她放大图片看清刀身上的“Gongzilla”字样时,后背瞬间冒了冷汗,这分明就是自己8月25日弃置的那把,更让她窝火的是,帖子显示物品已经售出。
她赶紧联系上发帖卖刀的用户,说明这把刀是自己的物品,没想到对方态度强硬得很,直接甩过来一句:想拿回去就得重新“购买”。
![]()
这话彻底点燃了崇普良的火气,她不是心疼这把刀,而是想不通:一件本该被机场妥善处理的弃置物品,怎么会流到个人手里当成商品卖?这背后要是没有内部人员捣鬼,谁信?
当天崇普良就在自己的Facebook账号上公开了这件事,直接点名素万那普机场和泰国机场公司(AOT),要求他们给个说法。
她特意强调,刀上的刻字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认错的可能,这就是铁打的证据,“我不在乎刀能不能拿回来,我就想知道,这东西是怎么从机场流出去的?”
在普通人看来,机场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对没收物品的处理理应有严格的流程,崇普良先是找了泰国机场公司举报,可对方没给出任何解释,反而让她去公共部门反腐败委员会(PACC)提交正式投诉。
还好PACC的态度还算积极,接到投诉后明确表示会立即展开调查,还承诺一到两周内给她通报进展。
![]()
二
崇普良的质疑戳中了所有人的痛点:她的刀只是个小物件,那其他乘客被没收的贵重物品、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呢?是不是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比如有人可能带了长辈留下的打火机,有人可能带了旅行时买的限量版手工艺品,这些东西对个人来说意义非凡,要是被当成“废品”偷出去卖了,找谁说理去?
随着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发酵,越来越多网友加入讨论,的话题很快冲上热搜。面对汹涌的舆论,素万那普机场管理方终于在10月22日通过官方Facebook发了声明,急着给自己撇清关系。
机场在声明里解释,旅客携带违禁品被查扣后,有三种处理选择:邮寄回国、托运到行李舱、弃置到指定箱子。
他们特别强调,记录显示崇普良当时是“主动弃置”,而这些弃置物品会先安全存放,保管期满后要么集中销毁,要么捐赠给政府机构、学校这类公共组织,还说整个流程“完全透明且均可追溯”。
![]()
为了证明流程正规,声明里还加了个数据:8月到9月期间,机场已经把查获的物品捐赠给了7家申请机构。
但这份声明越看越不对劲,前脚说流程透明,后脚就宣布“立即暂停所有查获物品的捐赠行为”,未来统一改成销毁。
这波操作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要是真的没问题,为啥突然要改规矩?暂停捐赠难不成是怕被人查捐赠记录?
崇普良显然也没被这份声明忽悠,她很快回应说,自己根本不信这套说辞,要求机场公开所谓的“捐赠证据”,比如给了哪7家机构、有没有签收记录、物品清单里有没有这把刻字小刀。
她还呼吁公众和媒体一起监督,“现在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信任问题”。
![]()
三
其实熟悉素万那普机场的人都知道,这地方的管理乱象早有前科,2018年就出过安检员偷中国游客现金的事,监控拍得清清楚楚,涉事员工被抓后说自己是第一次作案,但机场副经理都直言“可能不是初犯”。
2017年还有外包员工当众辱骂中国游客,被曝光后机场先说是游客先动手,后来才承认员工有错,最后把责任推给“外包人员”了事。
更早些年,这里的免税店还因涉嫌垄断被泰国总理下令暂缓招标,反贪机构怀疑招标过程是为利益集团谋利。
这些事串起来看,就不难理解大家为啥不信机场的“透明说辞”了,所谓的“规范流程”可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实际执行中早就被钻了空子。
就说这次的捐赠环节,机场说捐给了公共机构,可谁能保证中间没有“截胡”?说不定有些工作人员见了值钱的、有意思的物品,就趁着保管、捐赠的间隙偷偷拿出去卖,反正弃置物品没人认领,少一件也没人发现。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把小刀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素万那普作为泰国最繁忙的国际机场,每天没收的物品不计其数,8月到9月两个月就能捐给7家机构,说明弃置物品的数量相当庞大。
要是每一批都存在监管漏洞,得有多少乘客的物品被非法转售?那些没有刻字、无法识别的物品,就算被卖了也没人知道,受害者可能至今都蒙在鼓里。
泰国本来就是靠旅游业吃饭的国家,机场作为“国门”,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家形象。旅客愿意配合弃置物品,是出于对机场管理的信任;相信机场会规范处理,是出于对公共服务的认可。
可现在这层信任被一把刻字小刀戳破了,大家再去素万那普机场,恐怕得多留个心眼:自己弃置的物品,会不会下一个出现在二手交易群里?
目前PACC还在调查中,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说法,但比调查结果更重要的是,机场到底能不能真正做到“流程透明”。
要是这次只靠暂停捐赠敷衍了事,不彻底查清监管漏洞、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下次可能就不是一把小刀的问题了。
![]()
崇普良说的一句话很在理:“我追的不是刀,是规矩。”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在意的也不是别人丢了什么,而是公共服务的底线到底在哪。
希望这次的刻字小刀能真的刺醒那些疏于管理的人,别让“透明流程”变成自欺欺人的谎言。毕竟信任这东西,破坏容易,重建可就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