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白云机场“双喜临门”!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投运+单月客流创新高

0
分享至




金秋十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喜事连连。不仅全新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正式投运,标志着机场硬件设施迈入全新阶段,单月客流量更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10月1日至31日,累计接送旅客超过760万人次,同比增幅超过11%。硬件升级与客流增长的双重突破,为白云机场“五条跑道+三座航站楼”枢纽格局的全面成型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以此为契机,在枢纽能级、航线网络、互联互通等维度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空中丝绸之路”注入新动能,成为串联湾区与全球的关键纽带,推动中国民航在全球航空格局中占据更核心位置。

枢纽能级跃升

形成“30/60/180”对外出行时空圈

从“三条跑道两座航站楼”到“五条跑道三座航站楼”,从海上丝路的帆影连天到翱翔万里的天路通衢,广州上空的“空中之路”越织越密。白云机场构建起“衔接湾区、辐射全国、连通全球”的立体航线网络:通航点240余个,超160条国际(地区)航线通达,“经广州 飞全球”已成国际民航客货运的新常态。


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区位优势和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澎湃动能,白云机场国际枢纽地位不断巩固,潜力无限,从刚闭幕的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可见一斑: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家机场、190多个民航关联企业,逾2000名专家代表齐聚广州,共商民航发展大计。这场国际盛会落地广州,正是对白云机场枢纽实力与湾区协同势能的高度认可。不仅是对白云机场“连通全球的航线网络、高效运转的保障能力、领先的智能建造技术”的肯定,更凸显其作为“湾区航空协同核心枢纽”的辐射力。它让全球民航界看到,白云机场已从“单一枢纽”升级为“带动区域协同的超级节点”,而这种“枢纽+协同”的双重势能,正是广州“广交天下”、成为国际民航交流核心城市的关键支撑。


生产数据的亮眼表现更凸显枢纽活力。2025年1-10月,白云机场累计保障航班45万架次,同比增长7.60%;运送旅客6874万人次,同比增长8.83%;货邮吞吐量200万吨,同比增长2.12%。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较快,累计接送国际旅客1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74%,彰显出“中国南方门户”的全球连接力。(注:以上生产数据均为快报数)


根据规划,白云机场2030年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终端容量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作为T3航站楼核心配套,同步建成的交通中心以“空陆换乘一体化”为核心,打造“30/60/180”对外出行时空圈——30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60分钟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180分钟联通邻近省会城市。通过城际铁路、地铁、高铁、大巴与机场的无缝衔接,白云机场不再是孤立的航空节点,而是成为带动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的“交通心脏”,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协同提供了关键支撑。

航线网络升级

织密 “空中丝绸之路” 的全球节点

如果说硬件扩容是枢纽的“骨架”,那么航线网络就是枢纽的“血脉”。T3航站楼投运后,“五条跑道+三座航站楼”的枢纽格局,让白云机场在国际航线密度、中转效率、洲际直达能力等维度均实现跨越式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枢纽的地位。


国际航线密度上,白云机场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2025年新增、加密及恢复至东南亚和中东国际客运航线超过20条,其中加密至曼谷和吉隆坡等枢纽城市的“空中快线”,实现日均航班量超5班,大幅提升区域连接效率;同时恢复至温哥华以及加密至荷兰的欧美航班,使洲际通航点数量接近30个,让“广州之路”中转品牌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中转效率上,T3航站楼通过流程优化与智能技术赋能,构建起“无缝中转”体系。国内转国内联程旅客无需离开隔离区,在2F混流区即可完成转机;国内转国际旅客经2F中转通道直达4F联检厅,流程耗时缩短至40分钟以内;国际转国内旅客则通过3F联检后快速衔接2F中转安检,整体中转时间较此前减少25%。此外,全ICS模式行李系统的应用,实现行李超99%的跟踪率,中转旅客无需提取行李,进一步提升了中转体验。


洲际直达能力上,T3航站楼投运为宽体机起降提供了更充足的保障——今年新增的两条跑道可满足A350、B787 等大型客机的高频起降需求。目前,白云机场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前往非洲、中东的第一门户。未来,白云机场将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南亚、中东、澳新、非洲等优势市场,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家新开及加密航线,扩大欧洲、北美航点覆盖。依托本土产业优势,加快开通南美客货运航线。

互联互通加速

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航空力量”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7座机场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折射出大湾区城市群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国际机场协会(IATA)预测,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客货运需求量将达4.2亿人次和2000万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的白云机场,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湾区协同发展的“纽带”、文化展示的“窗口”和空港经济的“引擎”。T3航站楼作为湾区交通互联的关键拼图,以“空+路+铁”联运为核心,规划建设6条高铁、5条城际轨道、2条地铁,集成铁路、城市公交、航空等多种交通形式,实现“零距离换乘”;同时通过轨道与香港、深圳、珠海等湾区主要机场联通,推动“轨道上的机场群”建设。高效的航空枢纽不仅串联起交通网络,更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 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超越纽约、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人均GDP约17.02万元,白云机场的全球连接力正是支撑这一成就的重要基石。


在文化展示层面,T3航站楼以“中国风、岭南味、国际范、时代感”为设计理念,打造出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花冠柱值机岛融入木棉花元素,骑楼商业街复刻广府烟火气,东、西花园呈现岭南园林意境,全国首个开放式观景平台更让旅客可俯瞰机场全景、近距离欣赏飞机起降,在出行过程中直观感受湾区文化魅力。


面向未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黄坤明书记在出席白云机场T3航站楼投运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运营管理,着力在确保平安、体现绿色、突出智慧、彰显人文上下功夫,把机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展示新时代广东形象的亮丽名片;将以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投运、10月客流创新高为新起点,全力推进广州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与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机场协同发展、错位互补,共同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同时加速构建“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强化湾区协同,既当好“空中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也力争成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航空力量”。

来源:白云机场发布

编辑:花小萌

“花都融媒视频号”内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incentive-icons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一手资讯,权威发布。
6527文章数 15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