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内需驱动需破制度瓶颈,消费刺激要精准匹配民生需求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近期在谈及中国经济时指出,扩大内需不能仅依赖短期消费刺激,需以就业稳定、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完善为根基,这一观点并非否定刺激政策本身,而是揭示了当前经济政策在短期总量扩张与长期结构优化之间的深层平衡逻辑,为内需驱动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关键思考。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149元,仅为平均数的83.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达2.43倍。这种“平均数掩盖中位数”的现象,反映出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实现根本性改善。吴晓求进一步分析,消费能力不足的核心症结在于制度激励的结构性缺失:一方面,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长期低于40%,显著低于发达国家55%-65%的水平,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的匹配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再分配调节力度仍需加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长缓慢,难以形成支撑消费升级的稳定主体。
![]()
从社会保障维度看,尽管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均有提高,但“保基本”属性仍未完全覆盖民生需求。以养老保险为例,按最低基数缴纳15年的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在三线城市每月可领取约1800元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仅240元,两者差距达7.5倍;部分低收入退休群体扣除房租、基本医疗支出后,基本生活保障压力较大。这种保障缺口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意愿: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三季度末数据显示,住户存款余额已突破160.2万亿元,人均存款达11.4万元,尽管储蓄率从2020年的45.7%降至2024年的24.3%,但预防性储蓄动机仍促使居民倾向于“储钱防风险”,而非扩大消费。
地方政府推出的消费券政策,在短期内确实对特定领域消费有拉动作用,以上海文化消费券为例,其政策杠杆率达1:3.25,有效激活了文旅市场需求。但从全国范围看,消费券仍存在结构性错配问题:湖南、湖北等地此前将消费券重点投向餐饮、加油等领域,而低收入群体更迫切的医疗、教育类补贴占比不足;部分地区还设置高使用门槛,如家电消费券仅限单价5000元以上产品使用,且湖南自2025年11月1日起将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券有效期从30天缩短至3天,导致部分群体因“用不了”“赶不上”降低核销率,政策效果打折扣。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湖南近期推出的“乐享湖南·湘当有惠”消费券已调整策略,通过“报名摇号”提升分配公平性,1亿元专项资金中65%投向餐饮、家政等民生领域,为优化消费刺激政策提供了实践参考。
![]()
在吴晓求看来,内需驱动的核心突破口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需要多维度制度创新形成合力:其一,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尤其保障制造业、服务业一线劳动者收入;其二,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扩大综合所得汇算清缴范围,适当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税负;其三,引导三次分配有序发展,如腾讯、阿里等企业通过公益基金会参与乡村振兴,2025年企业捐赠额同比增长18%,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补充。此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释放了增收潜力,2025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0%,高于城镇1.5个百分点,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2%提升至4.5%,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新动能。
针对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的痛点,吴晓求提出构建“统一规范、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一是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减少区域保障差距;二是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低收入群体参保,填补医保报销缺口;三是建立常态化育儿补贴制度,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一思路已在政策层面落地,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同时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从“补消费”向“补民生”延伸,逐步缓解居民后顾之忧。
在全球化视角下,吴晓求强调内需驱动不能孤立于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需在制度型开放上突破,主动参与数字贸易、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全球规则重构,通过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既引入国际优质资源提升国内供给质量,又培育跨境医疗、国际教育等新消费场景,形成“内需升级—供给优化—开放赋能”的内外协同格局。
从政策实践成效看,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4.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发展型消费增速超过10%,服务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突破50%,文旅、医疗等领域需求全面爆发,显示政策在引导消费升级上已见成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也在推进,通过技能培训、以工代赈提高工资性收入,同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当然,内需驱动仍面临部分执行梗阻:中小微企业账款拖欠问题尚未根治,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专项清欠资金,但地方落实进度存在差异;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居民财富预期变化,2025年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长1.4%,居民加杠杆意愿保持谨慎。对此,吴晓求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驱动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唯有将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完善、市场化开放三者协同推进,才能构建“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持续升级—产业创新迭代”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