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还没意识到一个讽刺的事实:
当美国挥舞“去中国化”大旗、大刀阔斧调整全球产业链,目标看似指向中国大陆,但真正“受伤”、真正陷入尴尬窘境的却不是大陆,而恰恰是台湾。
这话听起来似乎反直觉,但却一点也不夸张。
![]()
先说一个基本事实:
台湾在全球尤其是高端逻辑芯片、代工厂、晶圆制造中的地位极其突出。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2023 年的一份报告,台湾制造的逻辑芯片大约占美国进口逻辑芯片的 44.2%。另一个报告指出:台湾约占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的 21%,而在「最先进制程」里,其份额高达 90% 以上。
换句话说,台湾不是可有可无的腿脚,而是产业链的「脊梁」。
台湾省控制61%先进芯片制程,中国大陆控制21%的成熟制程
![]()
但是嘛,“脊梁”得有维持他身为这个“岗位”的营养和条件才行,以前中国式弱,这个“脊梁”能得到大量的输血,但是现在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看美国。这几年,美国通过 CHIPS and Science Act (芯片和科学法案)等政策大力推动半导体制造回流、供应链脱中国化、盟友友岸化。这就是个信号,对台湾来说是个两难选择的信号。
![]()
![]()
![]()
如果你是美国,现在面临这样几个任务:
一,减少对中国大陆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能的依赖;二,把部分产业链带回或带到“可控”体系内;三,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严重断裂、避免产业链崩塌。
那你会怎么选?
这种情况下你大概率只能优先选能承接、高端替代能力强、地理又便利的地方——适合的地恐怕就只有台湾。但历史告诉我们,美国不是大善人,即便是对待自己的盟友和小弟,也是有着不平等条件的。
台积电变“美积电”
![]()
所以说对于台湾而言,这个“配合”并不是纯粹的机遇,而充满了风险与“被动”。
为什么?
因为当台湾成为美国替代路径的中转站,同时也就成了谁都想来薅一把的目标。更何况,美国现在野心越发膨胀,除了薅台湾的羊毛,甚至还希望把产业搞回美国,把这株韭菜彻底割掉——换句话说,台湾的“护盾”地位正在被削弱。最近一篇来自 Stimson Center 的文章就指出,美国越来越担心“台湾硅盾”(silicon shield)正在减弱,因为美国自身也在快速推进制造能力落地。
更何况,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美国抛弃台湾也只是时间问题。
![]()
![]()
总结来说,在中美科技与贸易对抗中,台湾是一个结构性枢纽,既非单纯受害者也非单纯肇事者。
美国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时,台湾的高端晶圆代工与相关生态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了一个现实可用的替代与缓冲通道,使得去中国化在短期内可操作、断裂成本可控化。
没有台湾,或若台湾选择不配合,美国要把这些高端能力全部移出中国,将面临更高的经济成本、更长的时间周期与更大的技术不确定性。所以说,现阶段的台湾对美国来说确实是“大功臣”,但对中国大陆来说就是个胳膊往外拐的“逆子”。长期来看,美国大概率会把台湾给吸干了,对中国大陆来说,一个不懂事的“逆子”,怎么可能少得了一顿胖揍。两边都不讨好,可不就是受伤最深的那个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