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大概没料到,自己联合企业外籍高管、法院夺走中企控制权的举动刚落地,中方的反击就已经让整个欧洲汽车产业慌了神。10 月 21 日这天,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电话接连响起,先打来的是欧盟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语气里没了以往的强硬,反而满是客气 —— 说欧盟能理解中国的出口措施,只盼着中方加快欧洲企业的稀土审批,还主动提出要是中荷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需要协调,欧盟愿意出面帮忙,怎么沟通都行,核心就是想尽快稳住全球产供链。
这事得从安世半导体的归属说起,闻泰科技当初花了超过 330 亿元,把这家荷兰的全球领先半导体公司完全收归旗下,这可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也是第一次拿下有全球顶尖地位的半导体企业。结果荷兰那边迫于美国压力,硬是让外籍高管、经济部和企业法庭联手,把中方的控制权、管理权、经营权全给夺了,说白了就是明火执仗抢资产。中方企业没含糊,直接出手反击,安世半导体立刻就没法正常出货,运营也陷入停滞,这下欧洲车企先扛不住了 —— 要知道安世的车规芯片占了欧洲主要车企用量的 40%,不少车企早就交了定金,现在拿不到货,不仅生产线要停,还得找安世索赔。
![]()
欧洲车企一慌,欧盟就坐不住了。他们怕这种停产效应在欧洲扩散,毕竟车企在不少欧洲国家的经济里都是顶梁柱,真要是大面积停产,整个欧洲经济都得跟着动荡。更关键的是,欧盟心里还揣着另一层心思 —— 想借这个机会让中方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之前中方更新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欧又找不到替代来源,从消费电子到战斗机,哪样都离不开稀土,欧盟急着要解决这个难题,所以才借着安世半导体的事主动找上门,姿态放得极低。
谢夫乔维奇在电话里承诺,会落实之前中欧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妥善处理经贸争端,包括中欧之间的电车关税问题。这话里的 “求饶” 意味很明显,毕竟欧盟清楚,真要是把中方惹急了,稀土供应再收紧,欧洲的制造业只会更难。可另一边,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的态度却还在硬撑,打来电话不说认错,反而想跟中方谈判找 “解决方案”,甚至还不承认自己是受美国指示。但中方根本没给这种模糊的机会,直接在电话里把话挑明:必须秉持契约精神,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解决问题,还得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言下之意,荷兰想靠狡辩蒙混过关根本行不通。
![]()
德国之前在欧盟峰会上还喊着要考虑动用 “核选项”,也就是所谓的 “反胁迫” 机制,说要限制贸易、削减知识产权、管控外国投资,摆出一副要对华报复的架势。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虚张声势。欧洲经济现在本身就不景气,对稀土的依赖程度又高,真要是启用 “核选项”,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欧洲自己。中方早就说了,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正常操作,而且一直给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能做的都做了,欧洲现在反过来施压,根本没道理。
安世半导体这事现在已经很清楚,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走能占到便宜,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 安世要是真破产,荷兰不仅少了一大笔税收,还得面对大量员工失业;欧洲车企拿不到芯片,生产线停摆,整个产业链都可能断崩。欧盟率先 “求饶”,其实就是看清了局势,知道再硬扛下去损失的是自己,所以才主动提出帮忙协调,想尽快把事情平息。
![]()
反观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想着 “赢麻了”,毕竟中企首先是受害者,蒙受了惨重损失。现在的反击,本质上就是让荷兰和欧洲付出该有的代价 —— 只有让这种不讲规则的 “强盗行为” 尝到苦果,以后才没人敢随便动中国企业的利益。荷兰要是还不清醒,继续跟着美国搅局,最后只会把自己拖得更惨;欧盟也该明白,搞 “小院高墙” 那套没用,西方市场离不开中企,想既占着中国市场的便宜,又跟着美国打压中国,根本不现实。接下来就看荷兰能不能拿出正确的态度,给中方一个合理的交代,不然局势只会越来越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