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 死亡数首超新生儿数,人均寿命从35岁升至78.6岁,家庭负担加重

0
分享至

前言

2024年初,一个数字刺痛了所有人,中国死亡人口首次超过新生儿,差额高达139万!

这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历史婴儿潮与长寿时代叠加的必然结果,一场规模空前的“时代回声”正在到来。

为何人人向往的长寿,反而成了甜蜜的负担?我们又该如何迎接这场“共和国的同龄人”的集体谢幕?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MUYI

死亡人数首超新生儿,一个刺眼数字背后的历史回声

数字出来了,很刺眼,1093万,这是2024年中国的死亡人口,它首次超过了954万的新生儿。

更惊人的预测是,这场“死亡高峰”远未到达顶点,专家推演,到2061年,年死亡人数可能达到惊人的1900万。

这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而是几十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到了集中开花的季节。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63年,那一年,近3000万新生儿呱呱坠地,如同“开了闸的洪流”,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

这批“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出生在百废待兴却充满希望的年代,他们的父母相信“多子多福”,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

如今,这批当年推动“人口红利”的壮劳力,正步调一致地迈入老年,集体走向生命的终点,他们的离去,决定了今天这场高峰的必然。


而孕产妇死亡率的数据,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份进步,从1991年的十万分之八十,锐减到2023年的十万分之十五点一。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平安度过生产,越来越多的孩子能避开生命早期的风险,安然长大,然后老去。

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成就,但这份成就,也把更多的人推向了老年队列,让死亡的曲线往后推,但推着推着,就堆成了一座山。


到2050年,80岁及以上的群体规模,可能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超过1.4亿人,这个数字背后,是更加沉重的医疗和护理压力。

一个孩子,将来要照顾四位老人,甚至往上还有一代,这种“4-2-1”的家庭结构,已经成为无数中年人无法回避的现实。

压力像一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但问题的根源,必须回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婴儿潮”和“长寿潮”这两股力量,终于汇合在了一起,共同托举起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老年群体,这就是我们今天一切讨论的起点。


长寿的悖论与结构的失衡,进步为何成了甜蜜的负担

有意思的是,死亡高峰的成因,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长寿,这本是人人都追求的福祉,为何却成了负担?

这就是“长寿悖论”,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它精准地概括了长寿议题的内在矛盾。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寿命仅有35岁,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78.6岁,翻了两倍还多,这难道不是巨大的进步吗?

是的,但这进步的代价,就是老年人口基数的急剧扩大,存活率的提升就像把死亡时间往后推,可推得越久,积累的老年人就越多,最后集中离世时,高峰就越高。


从2000年到2023年,60岁老人的存活率,高了整整11个百分点,这11个百分点,就是多出来的几千万高龄老人。

这些“长寿老人”,虽然让家庭多了团圆的时光,但也让死亡高峰的持续时间变得更长,原本可能10年结束的高峰,现在可能要延续20年甚至更久。

更关键的是,另一股力量——人口结构的“倒金字塔”正在加剧这种失衡。

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虽然还是主体,但老年抚养比已经升到了22.5%,这意味着,每5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养1个老人。


这个数字还在上涨,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剪刀差越张越大,死亡人数自然会超过出生人数。

更让人担心的,是连锁反应,老人多了,领养老金的人就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却少了,2023年,养老金支出占GDP的比重已攀升至10%。


医疗需求也大了,医院床位、老年科医生不够用,慢性病、失能、认知障碍等问题,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负荷。

甚至连殡葬都成了问题,北京、上海有些墓地价格涨到10万,普通家庭直呼“死不起”,殡葬用品需求激增,还可能出现天价服务。

这些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死亡率下降、结构失衡带来的“死亡集中效应”,一场由进步引发的系统性挑战,正摆在我们面前。


跳出危机叙事,从社会负担到时代机遇的视角转换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危机叙事”,那就错了,挑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新机遇。

死亡高峰不是危机,而是社会进步的“回声”,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视角的转换,是应对一切挑战的起点。

巨大的养老和健康需求,正在催生一个潜力无限的“银发经济”,它被看作是未来最重要的新兴产业风口之一,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正在形成。

从康复护理到智能穿戴,从老年旅游到文化娱乐,从适老化改造到临终关怀,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充满了商机和创新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寻找对冲“人口红利”消失的新动能,中国每年有超过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他们所形成的新的“人才红利”,正成为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如果说“人口红利”是石油,那“人才红利”就是太阳能,更清洁、更持久,驱动着未来的发展。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它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日本在本世纪初就面临人口负增长,他们没有恐慌,而是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积极地将“危机”转化为了“新生”。

他们把挑战变成了机遇,把负担变成了资源,这种积极的应对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而这一切努力的背后,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观念“软着陆”,社会正在慢慢转变视角,不再将退休人员视为纯粹的受抚养者或社会负担。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他们是拥有宝贵技能和人生经验的社会资源,是亟待开发的“富矿”。

跨越这座高峰,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加成熟、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社会。


走向成熟的“成年礼”,政策、观念与社区的协同行动

死亡高峰,与其说是一场危机,不如说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的“成年礼”,它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也预示着一个新文明的到来。

应对它,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方案,只需要让老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让年轻人不用为“生老病死”愁眉苦脸,让每个生命都能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段路。

这需要一场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协同行动。


在政策层面,我们需要更精准的设计,推广生态葬,比如树葬、海葬,既环保又省钱,解决“死不起”的问题。

扩大养老机构建设,但更注重小型化、社区化,在小区里建嵌入式养老院,老人住得近,家人探望也方便,这种“在家养老”的愿望,才能得到满足。

让年轻人“敢生孩子”,也是应对之策,补充人口基数,延长产假、给育儿补贴,有的城市每月给二孩家庭发2000元补贴,发满3年,这些都是实在的鼓励。

在观念层面,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深刻的“软着陆”,将老年人从“负担”的认知,转变为“社会资源”的认知。


推动老年人再就业,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这种积极老龄化的观念,能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社区层面的实践,则充满了温度和智慧,很多地方推出的“时间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


年轻人帮社区老人服务,记录下服务时间,等自己老了,就能兑换服务,这种互助模式,不仅解决了当下的养老难题,更在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信任和邻里关系。

这不只是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传承。

死亡高峰不是“遥远的社会问题”,而是每个家庭都会碰到的事,可能是帮父母找养老院,可能是给孩子办入园手续,也可能是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殡葬安排。

只要咱中国人团结一心,政策给力、科技加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场“高峰”完全能平稳度过,甚至让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结语

死亡高峰不是终点,而是一个社会成熟的起点,它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我们走过的路,也照亮了未来的方向。

未来属于那些能将老年人口,转化为“人才红利”和“社会资源”的文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当“共和国的同龄人”集体谢幕,我们,准备好接棒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极目新闻
2025-11-10 11:38:48
陌生真相刺痛西方观众:历史课的沉默为何令美国人失控?

陌生真相刺痛西方观众:历史课的沉默为何令美国人失控?

文诩历史
2025-11-09 10:40:22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项鹏飞
2025-11-10 17:36:34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单手搓核弹
2025-11-10 14:20:06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刚刚!中美大利好!全线大涨

刚刚!中美大利好!全线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11-10 16:14:35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极目新闻
2025-11-10 16:31:30
西尔斯基:没有理由为波克罗夫斯克局势恐慌

西尔斯基:没有理由为波克罗夫斯克局势恐慌

史政先锋
2025-11-10 20:26:38
白百何工作室放聊天记录了!锤了剧组没撒谎,东京之前就有矛盾

白百何工作室放聊天记录了!锤了剧组没撒谎,东京之前就有矛盾

萌神木木
2025-11-09 20:07:33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全运男篮半决赛对阵出炉:辽宁vs广东焦点大战 四川vs浙江

全运男篮半决赛对阵出炉:辽宁vs广东焦点大战 四川vs浙江

醉卧浮生
2025-11-10 21:24:40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16:30:08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涵豆说娱
2025-11-10 14:27:41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诗意世界
2025-11-10 11:22:53
小狮子进酒店房间“叫醒服务”,628元一晚,工作人员:每日限量20间,未来两周已约满

小狮子进酒店房间“叫醒服务”,628元一晚,工作人员:每日限量20间,未来两周已约满

极目新闻
2025-11-10 20:35:43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极目新闻
2025-11-10 20:46:41
2025-11-10 23:44:49
星辰夜语
星辰夜语
在星空中寻找灵感,在夜晚低语故事,让星辰作伴,夜风为媒,分享那些触动灵魂的故事和感悟。
2165文章数 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游戏
手机
时尚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第八讲,历史组将迎来史诗级的大机会!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看了三角洲的新赛季前瞻,我觉得策划好像真有点开窍了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被确认:骁龙8 Gen5+8000mAh,联名款悬念拉满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