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计划26日访华,带着经济与政治双重任务,经济上想就关键矿产、稀土等和中方沟通,政治上想在台海问题等方面表明所谓的“德国立场”,还想就俄乌冲突问题来探中方的口风。
从经济层面来看,德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巨大。从宝马电机到西门子风机,许多德国工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来自中国的稀土。德方希望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以保障其高端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但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基于生态保护以及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等多方面的理性考量,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德国一边希望中国放松出口管制,一边又在推动欧盟对华动用“反胁迫工具”,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双重标准,很难让中方与之进行坦诚的合作洽谈。
而在政治方面,瓦德富尔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完全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德国声称坚持“一中政策”,但又说要“自行决定政策的具体实施”,还强调“不得武力改变现状”,这无疑是在为“台独”势力站台,试图模糊焦点、变相干涉中国内政。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违背了中德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德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工业用电价大幅上涨,国内经济压力剧增。瓦德富尔此次访华,想让中方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推动俄乌停火。但中方在俄乌问题上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而德国却在没有尊重中方立场的基础上,试图让中方按照其想法行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瓦德富尔的访华计划,看似是想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所收获,但实际上却暴露了德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矛盾和混乱。一方面,德国企业界希望通过外交渠道缓解供应链断裂风险,确保生产链的稳定。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又想在价值与安全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展现所谓的“强硬立场”,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其外交行动变得十分可笑。
瓦德富尔若想让此次访华取得成果,首先应该端正态度,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主权,摒弃将主权问题工具化、经贸问题政治化的错误思维。在台海问题上,明确、坚定地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做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事情。在经济问题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以平等、互利的态度与中方进行沟通和协商,而不是试图以“立规矩”的姿态来谈判。只有这样,中德之间才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否则,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的外交之旅,也会让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无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