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任,您还记得我吗?
您给我做过两次手术!”
10月24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以下简称协和医院)乳腺医学中心
举办的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公益活动现场,
来自南平建瓯的林大姐
快步走到该中心主任医师林舜国教授面前,
熟稔地打起了招呼。
这声问候,
背后是一段跨越25年的医患情谊,
也折射出学科诊疗模式
从“以治疗为中心”向
“乳腺大健康”理念的转变。
双侧乳腺癌并非个例
“身体土壤” 是关键
今年60岁的林大姐,2002年首次确诊乳腺癌时,正是林舜国教授为她主刀完成手术;10年前,她另一侧乳房再发肿瘤,再次找到林舜国教授团队接受治疗。如今又一个10年过去,林大姐始终坚持定期随访,还常参与病友会线上活动。为了这场与医生的“重逢”,她特意提前1天从建瓯赶到福州。
“像林大姐这样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并不少见。”林舜国教授打了个比方:“患者自身的身体‘土壤’没有改变,即便一侧肿瘤治愈,另一侧发病风险仍会高于普通人。”
![]()
林舜国教授接受患者咨询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规范化治疗下的五年生存率已接近90%,接近欧美国家治疗水平,但晚期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医院乳腺医学中心主任王川将团队目标总结为:“把早期病人治疗好,晚期病人好好治。”这也成为该中心攻克乳腺癌的核心方向——一方面提升早期诊断率,另一方面延长复发患者生存期,进一步提高整体生存率。
![]()
王川主任致辞
据了解,作为省内最早成立的乳腺外科,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多年来承担着大量诊疗工作,近年来年均手术约2400台,其手术量约占福州市乳腺癌年手术总量的50%以上。2023年6月,医院进一步整合资源,成立乳腺医学中心,打造“乳腺癌全程管理”模式。
治疗结束不等于治疗完成
20年病友会温暖2万余人
除了医疗救治,科室对患者的关怀还延续到康复阶段。
“治疗结束不等于治疗完成。”王川主任说,科室不仅通过病友会解答患者康复难题、科普前沿治疗理念,还依托福建省抗癌协会、省医学会乳腺外科学组开展巡讲,并启动“乳腺健康八闽行”活动,把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现场举行多学科义诊
2005年1月,林舜国教授牵头成立福建省乳腺健康俱乐部。这一省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患者公益平台,20年来已举办80余场活动,服务超2万人次,成为患者重获信心的“第二个家”。
“这里不只是活动场所,更是让我重新找到勇气和希望的地方。” 一位长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患者说。
高危人群建议半年检查一次
“乳腺癌是科普获益率很高的疾病。”林舜国教授给出三点明确建议:
重视早期筛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和乳腺拍片;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B超筛查间隔需缩短至半年一次,必要时联合乳腺磁共振检查;
明确分型治疗:乳腺癌主要分受体阳性型、三阴性、HER2阳性型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大,确诊后需先明确分型再制定方案;
晚期管理:目前晚期乳腺癌已能实现“慢性病化管理”,尤其是HER2阳性型患者,借助靶向药物可长期带瘤生存;但三阴性乳腺癌因缺乏有效靶向药,风险相对更高。
两位医生均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仍是乳腺癌防治的核心关键。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