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法国的预算草案里,藏着个跟海军有关的大动作给未来的PA-Ng航母订第三套电磁弹射系统,也就是常说的EMALS。
![]()
这笔钱不是临时拍板的,马克龙讲话时就提过要拨额外资金,除了弹射器,还得把航母的战斗管理系统升级成以数据为中心的版本。
马克龙这次对国防开支挺大方,2026年要多拿35亿欧元,2027年还得再加30亿。
他当时说“要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我们需要被敬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外部威胁。
![]()
法国海军其实早想给PA-Ng装三套弹射器了,之前一直没定下来,现在预算一落,这事总算有谱了。
2026年要啃的两个“硬骨头”
本来想戴高乐号用的蒸汽弹射器也能应付,但后来发现EMALS确实好用。
就说美国福特号用的EMALS,单次能弹36吨的东西,每分钟就能弹一架舰载机。
PA-Ng以后装了三套,就算一套出问题,另外两套也能顶上,舰载机出动次数肯定比戴高乐号多很多。
![]()
而且PA-Ng未来要装的舰载机,不是“阵风”M的改进版就是第六代新机,EMALS刚好能满足它们重载起飞的需求。
除了弹射器,2026年还有个事得办给PA-Ng建能停的地方。
PA-Ng总长310米,现在土伦港的干船坞才270米,根本停不下。
所以2026年得启动扩建,又是疏浚又是搞土木工程,还得建装卸结构,预计要花12亿欧元,工期得4年。
这事没法省,毕竟2035年PA-Ng要转移到土伦港做舾装,现在不建,到时候就没地方停了。
![]()
PA-Ng的底子其实早打好了,2020年12月就获准进入设计开发阶段,过去四年核心设计都完了。
它排水量7.8万吨,宽约90米,用的是全舰电力系统,连推进都靠电,功率有110兆瓦,以后装激光防空这类定向能武器都没问题。
还有那个单一的集成上层建筑,把雷达、通信设备都整合了,雷达反射面积比戴高乐号少60%,隐蔽性强多了。
戴高乐号当年的“苦”,法国海军怕是最有体会。
它几乎所有装备都是法国自己造的,算是武力自主的招牌,但建造的时候麻烦不断,核反应堆出问题,螺旋桨也故障,从动工到服役花了十几年。
![]()
而且维护成本高得吓人,每年要5亿欧元,占法国海军年度预算的12%,有时候还会出现没航母可用的空窗期,比如2017-2018年、2023-2024年都有过。
从戴高乐到PA-Ng
如此看来,PA-Ng是延续了自主路线,但也没完全“闭门造车”。
比如EMALS的核心技术来自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法国拿了授权自己生产,既保住了自主的“面子”,又能用成熟技术。
还有它未来要装的第六代舰载机,是跟意大利一起研制的,2035年首飞,正好能赶上PA-Ng服役,这也算是欧洲防务协作的一个例子。
![]()
但PA-Ng的麻烦也不少,最直观的就是钱。
它总造价预计85亿欧元,是戴高乐号的1.8倍。
马克龙虽然加了国防开支,但2032年合拢、2036年试航,这十几年里钱能不能一直跟上,谁也说不准。
而且法国想拉德国、西班牙一起参与后续维护,可德国更关注陆上防务,西班牙倾向跟英国合作,欧洲各国心思不一样,想凑到一起不容易。
![]()
PA-Ng的时间表其实挺明确:2025年完成设计和基础设施前期研究,2026年启动干船坞建设,2032年合拢,2035年进土伦港舾装,2036年试航,2038年取代戴高乐号。
这个节奏看着顺,但参考戴高乐号的延误,谁也不敢保证中间不出岔子。
比如阿海珐集团要给PA-Ng造核反应堆,这东西得通过严苛测试,万一测试不顺利,工期就可能拖。
毫无疑问,PA-Ng要是能按时服役,法国还是欧洲唯一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在地中海、北大西洋的话语权还能保持。
![]()
但它也面临两难:既要坚持自主路线保住国防独立性,又要扛住高昂的成本;想拉欧洲国家合作分摊压力,可各国利益又不一致。
接下来十几年,法国怎么平衡这些问题,会直接决定PA-Ng能不能成为海军的新核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