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的特别人口行动

0
分享至

莫斯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毕业答辩现场,21岁的娜塔莉亚挺着大肚子,紧张地看着面前一排的考官。

她其实没怎么好好复习,答得也马马虎虎,挺着大肚子的她很难像自己的其他同学一样按时上课、专心复习。她抿着嘴唇,只希望考官们能够看在她是个孕妇的面子上稍微“网开一面”,让她3分飘过(俄罗斯考试是5分制)。

然而令她欣喜的是,答辩委员会5名考官中4名都是生过孩子的女教授,女考官在母爱泛滥的加持下竟然直接给了她满分5分。系主任彼得罗夫娜更是关心地问她,这个月的国家生育补贴领了没有?

你没听错,是真金白银的国家补贴。

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多个地方开始为未满24岁的在校女学生提供“早育”补贴,国家层面鼓励年轻少女们怀胎上学,甚至可以为了生孩子暂缓上学。用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的话来讲,“女生应该在24岁前生育一个孩子”。

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人口自然下降60万人,降幅增长了20.4%。也就是说照这个速度下去,300年后俄罗斯这个国家就“消失了”。

这一数据让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全体官员高度紧张。


俄议员帕夫洛娃更是奔走疾呼,要求家长“停止强迫女孩接受高等教育,以免她们推迟自身生育”。俄议员伊瓦诺夫更是建议,每晚23:00至次日凌晨2:00实施强制断网,迫使年轻夫妇专注卿卿我我,或能提高生育率。

这些听起来很炸裂的政策和言论在俄罗斯每天都真实发生。因为在人口问题上,普京真是着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但对于许多俄罗斯女孩而言,生孩子已然不是生活的必选项,甚至不如去泰国旅行一场更令人快乐。

报告显示,俄罗斯的年轻人首先致力于实现职业成就和经济独立,然后才会决定成家立业和生育子女。医院产科病房空荡荡,产科护士们闲的5点钟就能准时下班,这就是当前俄罗斯的写照。

俄罗斯卫生部第一副部长维克托·菲先科表示,俄罗斯的绝对出生人口数已降至2000年的水平,约为1.4,相当于平均每位女性只会1.4个孩子,远低于国际人口更替水平的2.1。

不仅生育率降低,能够生育的俄罗斯女性数量也在急剧减少。当前,俄罗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约有3400万,而到2046年将只剩下略多于2700万。


而俄罗斯各联邦主体生育率差异巨大,生育率最高的车臣共和国达到了2.67,而生育率最低的列宁格勒州只有0.88。漫步莫斯科商场,经常可以看到穿着黑色罩袍的少数民族妇女拖家带口,牵着四五个孩子逛街购物。

普京感到十分无奈,当前就是俄罗斯少数民族聚居区使劲生,而俄罗斯族占主体的省州却不愿生。车臣共和国的“卡禄山”卡德罗夫在普京面前玩阳谋,“打,打不过你,我们车臣的母亲生还生不过你吗”。再过一百年,试看高加索是谁的天下!

普京每次参加重大国内国际会议前,都会让自己最亲密的副手之一,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给他呈上一份近期国家失业率的数据。在被西方制裁的两年里,他在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中挑挑拣拣、“矬子里面拔将军”,最爱向世界宣扬俄罗斯低失业率的数据,以此展现自己的治理下俄罗斯经济的强劲与社会的稳定,是一座压不跨、打不破的强悍“斯拉夫堡垒”。

最新数据也并没有让普京失望。2025年第二季度,俄罗斯失业率在二十国集团中处于最低水平,6月份失业率更是达到2.2%的历史新低。


普京满意地笑了,仿佛理想中人人有工作、家家有钱花的“共产主义”就在自己手中实现了。但同普京的微笑不同,俄罗斯的企业老板们却都要哭出来了。

失业率低的背后是俄罗斯劳动力极度短缺的事实。根源在于“走的多,来的少”。

一方面,走的人多。俄乌开战以后,关于征兵的消息屡见报端,俄罗斯大量人口往外跑,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出走潮。数十万男性公民为躲避征兵选择逃离。一些反战派出走他国。数据显示,过去4年约有150万至200万人离开俄罗斯前往他国,主要流入独联体国家、土耳其、阿联酋、塞尔维亚、欧洲和美国等。而这些国家移民局的数据显示,实际出走俄罗斯的人可能达到400-500万人。大量科技人员出逃,损害了俄罗斯在科技、生产制造领域的人才储备;大量中上阶级的逃亡,带走大量资金和资产,拖累俄国内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来的人少。随着战事慢慢稳定,部分出走的俄罗斯人又返回家园。但这个时候,俄罗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音乐厅恐袭事件,149人死亡,600多人受伤,是俄罗斯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以来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

凶手据说是塔吉克斯坦籍的恐怖分子。紧接着,俄罗斯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移民运动。仅2024 年就赶走了19万非法移民。

2025年出台《加强国家对移民领域控制监督法》:没正经劳动合同的外国人,一年在俄停留超不过90天。而想拿工作许可?先过俄罗斯的“国情+语言”考试,确保你融得进俄罗斯社会。有中亚劳工吐槽:以前来俄只要能扎钢筋就行,现在得先背会彼得大帝改革时间线。这么一来,中亚劳工走了不少。

这就导致2025年俄各行各业都在抢人。中亚劳工可是俄罗斯建筑、农业的“主力军”。建筑工人工资猛涨23%,是程序员工资涨幅的四倍。如今,一个坐在高档办公楼里喝着咖啡、敲着键盘的码农收入,已经同一个在建筑工地打螺丝、抬钢筋的工人收入持平。

我的一个俄罗斯朋友做物流生意,他告诉我,中亚人走了之后,根本找不到俄罗斯人帮忙卸货搬货,不得不亲自动手。

俄罗斯劳工部预测,到2030年,俄罗斯劳动力或将短缺310万人,相当于俄罗斯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亚第四大城市叶卡捷琳堡的全部居民一夜间从地球上消失。

与此同时,战争改变了数百万个俄罗斯家庭的生活。

2022年9月21日,普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进行“部分军事动员”,征召30万预备役人员执行军事任务。

2024年9月16日,普京签署“关于确定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人员编制”的命令,要求将俄军总兵力扩充至150万作战人员。现役军人数量一跃超过印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东大。


2025年9月18日,普京对媒体公开透露,当前俄罗斯正有超70万人直接参与特别军事行动,在1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同乌克兰及美西方雇佣兵火拼。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380万人在后方军工综合体工作,生产无人机、炮弹和坦克零部件,数百万人投身于志愿服务,向前线运输物资,在新入俄地区进行建设。

四年间,俄罗斯几乎每一个家庭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这场战争。普京的大脑、俄知名学者杜金曾概括,特别军事行动是继拿破仑入侵沙俄、德国入侵苏联后的“第三次伟大的卫国战争”。

俄罗斯历史上总共有两次卫国战争。

在1812年第一次卫国战争中,俄罗斯大约损失了30万人在1941—1945年第二次卫国战争中,俄罗斯大约损失了军民2700万人。1941年苏联人口约为2亿人,卫国战争伤亡人数占当时苏联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3.5%。

战争期间,动员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有一个“战争阈值”,一般不超过10%,最高不超过20%,才能维持前线和后方正常运转。 二战期间,只有德国(1945)、苏联(1943年)短暂接近或超过20%的动员比例,但均付出惨重代价。

那么,在“第三次卫国战争”中,俄罗斯损失了大概多少人呢?俄罗斯从来没有公布过相关数字,只能从西方的数据来看,其中难免有夸大的成分。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说,“俄乌双方在战场上伤亡人数已超100万这是一场每周有1万人伤亡的战争。”

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在自己的“真实社交”平台上直白地揭露,“乌克兰伤亡人数40万人,俄罗斯伤亡人数60万”。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损失超过70万人,是二战结束以来历次军事行动中伤亡人数的5倍多,阿富汗战争伤亡人数(约5万人)的15倍。

尽管各方公布的伤亡数字差异巨大,但是战争伤亡巨大是不争的事实。根据西方的数据综合估计,俄罗斯的伤亡人数大概在50万上下,而乌克兰的伤亡数字可能更高。50万人,就是50万个家庭,无疑加剧了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俄罗斯战争机器开动后的人口锐减效应早在二战中就得到充分检验。

21世纪,大量正值壮年的20-50岁成年男性远离家庭,死亡或伤残的风险降低着每个小家的“生育预期”。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正常的市场经济生产经营活动中脱离,这对于想要开展现代化建设的俄罗斯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国家是地理的囚徒,上天给了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但同时给了它不适合生育的气候。

人口危机或许是上天给予这个世界领土面积第一的大国的“诅咒”。

地理学家们早就指出,人类最适宜生存的温度带是温带地区,过冷或过热都会显著提高死亡率,降低生育意愿。

在俄罗斯,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只有莫斯科1个,人口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6个。其中13个位于气候还算过得去的欧洲部分,只有3个位于亚洲部分。

这个横跨1709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本质上是一个被严寒、干旱、冻土、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袭扰的“人口孤岛”。

无怪乎俄罗斯历史学家瓦西里·克柳切夫斯基会说:俄罗斯的扩张不是野心,而是生存本能。

过去短短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发生了四次严重的人口危机。

第一次始于1914年,结束于1922年,革命与内战导致了至少1500万人死于非命。

第二次始于1932年,结束于1938年,大饥荒和大清洗的天灾人祸叠加使苏联又减少了1000万人。

第三次始于1941年,结束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绞肉机带走了2700万苏联军民生命。

第四次人口危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混乱时期,俄罗斯人口从1992 年的1.48亿,下降到2000年的1.46亿。社会转轨时期的动荡不安,导致俄罗斯民众普遍对国家前途和自身未来感到迷茫,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人们的生育意愿显著降低,出现大量移民潮。比如,俄罗斯境内的大量犹太人返回以色列。

第五次人口危机就是当下。

普京2000年执政以来,俄罗斯的人口下滑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也只是止跌而已,俄罗斯2024年人口数量还是1.46亿,这和2000年持平。随着俄乌战争延宕,新一轮的人口下滑趋势开始了。

2024年,俄罗斯新生儿数量为122万,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前三次人口减员现象出现的原因,都是战争或自然灾害等外部力量导致的死亡人数异常上升,因此持续时间较短。待战争结束或自然灾害平息后,人口数量便得以重新恢复增长。


但第四次和当下的人口危机,根源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战争因素,也有经济因素,也有生育观念改变的因素,因此持续时间更长,解决难度也更大。

而且,第四次人口危机减少的人口恰恰是第五次人口危机的适育群体。苏联解体的那一枪,时隔30年还是打在了俄罗斯人身上。

苏联解体30多年来,俄罗斯民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经济转型、政治变革和军事冲突的“不安全感”之中。

先是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困难时期,大排长队也买不到面包。然后在普京执政初期刚刚舒服几天,转瞬间就遭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刚刚恢复些元气,就因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遭受西方制裁。接着是2020年疫情危机、2022年俄乌战争以及美西方更大规模的制裁。

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让俄罗斯民众的实际收入水平止步不前,仿佛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如果去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外的二三线城市和乡村,你会发现那里似乎和10年前、20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没有了经济保障,俄罗斯家庭的生育计划受到明显抑制,居民的生育意愿显著降低。

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仍是俄罗斯的现实,数据显示,当前俄罗斯女性占比63%,而男性仅占比37%。


俄罗斯退休人员中,女性人数几乎是男性的两倍。

而人口危机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危机

俄罗斯扛住了美西方的3万项制裁,但面对愈演愈烈的人口危机、用工荒、人才流失,经济指标也慢慢褪色。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经济增速不到1%。

普京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强调,俄罗斯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人口

普京到各地视察工作,碰到年轻人便频频催生,他表示,俄罗斯民族要生存下去,每家必须至少有两个孩子。为了扩大和发展,则至少需要三个孩子。


生孩子是俄罗斯的国家大事,普京开始了“特别人口行动”。

针对“不愿生,生的少”问题,首先是发钱。俄政府专门设立“母亲基金”,试图整合当前所有支持措施,来一剂“猛药”:

一是生育补贴。生第一个孩子可获得69万卢布(约6万元),第二个孩子及以上可获得91万卢布(8万元)。

二是育儿补贴。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到8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补贴,每位孕妇每月可领850元到1700元不等的补贴。

三是生育福利。普通女性享有140天产假,难产增加16天,多胞胎增加54天。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女性可获得4年半之长的产假,并且产假期间公司不得随意开除或者更换其岗位,女性可要求随时上岗。

四是家庭支持。三孩以上家庭可享受部分按揭贷款减免、税收返还,获得10英亩免费土地。七孩以上家庭,国家将颁发“光荣父母勋章”和100万卢布奖金(约8.6万元)。

不得不说,俄罗斯对女性的生育关怀确实走在全球前列。

针对“走的多,来的少”的问题,俄高薪资大规模招募合同兵,减少义务兵比例,避免再次进行全国动员,出走国外的俄罗斯人稳步回流。移民方面,俄罗斯引入外来劳动力培训制度。

针对“打仗的人多,牺牲的人不少”问题,俄当局提高军人轮换频率,确保军人和家人团聚以及顺便造娃,同时大幅提高军人福利,确保家属在后方安心带娃

合同兵可以一次性拿到300万卢布(相当于26万元)的巨款,其中260万来自地方政府拨款、40万来自国防部补贴。

俄普通列兵月收入20万卢布(1.8万元)起步,突击队员每前进1公里将获得5000元人民币奖励。军人家属还可享受住房补贴等优惠,子女可享受免费午餐和度假项目。

当然,打仗拿到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人口,这同样是弥补人口不足的一招。

2014年,普京趁乌克兰“颜色革命”,由贴身警卫久明率领的“小绿人”们将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收入囊中,不仅让俄罗斯多了两个联邦主体,更带来了230万高素质的人口。

2022年,乌东四地公投入俄,再次为俄罗斯带来了320万优质工业人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人口危机,俄罗斯算是独一家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改变观念。

普京2022年恢复“英雄母亲”称号,亲自在克里姆林宫举办招待会,向养育10名及以上子女的母亲授勋。

这是苏联时期设置的勋章。当时苏联有一张著名的宣传画,《祖国母亲在召唤》,母亲就是祖国,爱母亲就是爱国。苏联为弥补战争损失人口,专门设立“英雄母亲”勋章。


苏联著名的叶皮斯季妮亚母亲,生了十五个孩子,9个儿子战死沙场,战争结束时就只剩一个儿子了。

叶皮斯季妮亚去世时,苏联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军人葬礼。俄罗斯有一面著名的马赛克壁画,讲的就是叶皮斯季妮亚九兄弟上阵杀敌的故事,这是俄罗斯版的杨家将。


当然,重启“英雄母亲”称号,不仅是为了改变生育观念,解决人口问题,更是为了传播爱国思想,服务特别军事行动。

而面对美西方的LGBT文化的极端化、政治化,普京专门修改宪法,强调婚姻是男人和女人的结合。

普京有这么一句著名的名言,只要我当总统,我们都会有爸爸和妈妈,而不是爸爸1号,爸爸2号。

近些年,俄罗斯的东正教堂修的越发富丽堂皇,成为俄罗斯东正教复兴的注脚。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东正教教义宣扬的正是多子女、大家庭理念。

目前俄罗斯东正教徒人数达到8000多万,占到俄罗斯人口的一半。

俄罗斯议会今年8月专门制定一项法律,禁止在俄罗斯进行“无子女主义宣传”LGBT宣传,本国公民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外国公民进行拘留和驱逐出境处罚。

俄罗斯还专门推出“价值观签证”,针对那些认同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的海外人士尤其是西方异见人士,可以迅速获得俄签证和国籍。

很多欧洲和美国的右翼保守派已申请签证移居俄罗斯。

比如奥地利前外长克奈斯尔2022年便移民俄罗斯,美国中情局副局长朱莉安的儿子2023年申请俄罗斯国籍,后来参与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并阵亡。

显然,人口问题背后,还有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博弈。

而俄罗斯已经成为全球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温暖港湾。

普京本人也曾指出,俄罗斯奉行的是健康的、温和的、乐观的保守主义路线。他还援引了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名言:

保守主义不是影响向前和向上的力量,但却是阻碍向后和向下的力量。

生孩光荣,生孩子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俄罗斯的特别人口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国际关系中有一个著名的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一个国家就像一个有机体,会经历准备成长期、迅速成长期、强盛期、衰落期等阶段,而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其中重要的表征。

事实上,全球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陷入人口负增长危机,也都在采取措施遏制人口下跌和老龄化态势。

联合国报告显示,约40国处于内生性人口负增长。预计2050年超过60个国家或地区人口降幅将超过1%。到本世纪末将有90个左右的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负增长。

韩国总和生育率已跌至0.72的全球最低水平。房价高企、就业困难、性别矛盾加剧,共同构成了年轻人“三抛时代”(抛弃恋爱、婚姻、生育)的社会背景。为此,韩国引入“结婚特别税额减免制度”,向新婚夫妇双方分别减免100万韩元。

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已连续十余年人口负增长。高昂的育儿成本、过劳的工作文化、婚姻观念的转变造成了日本的“低欲望”社会文化。日本政府的对策是采取0—6岁全龄托育体系、试点“上四休三”弹性工作制等措施鼓励生育。

德国、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人口下降趋势同样愈发明显,很多小镇出现房屋空置现象,成为人口萎缩的一个缩影。

国家的崩塌从不是突如其来的外部惊雷,而是内部生命体征持续弱化的必然结果。没有人,就难以支撑起国防和军队,就难以驱动经济产业升级的链条。

历史早已敲响警钟:罗马帝国的衰落,从内部人口结构失衡开始;苏联的解体,也藏着劳动力不足、社会活力衰退的伏笔。

输了人口,再辽阔的领土、再雄厚的家底,也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慢慢走向沉寂。

俄罗斯的特别人口行动告诉我们,21世纪最大的战争其实是人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负,或许比任何一场军事冲突都更具决定性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24

10-2025

23

10-2025

22

10-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意外!郑智要是接手青岛西海岸将点燃第一把火,考虑送走四位王牌

意外!郑智要是接手青岛西海岸将点燃第一把火,考虑送走四位王牌

阅尽天下精彩
2025-11-15 17:40:01
强冷空气即将来袭!广西局地或降温12℃以上,降雨、大风同步上线!

强冷空气即将来袭!广西局地或降温12℃以上,降雨、大风同步上线!

南国微生活
2025-11-15 17:37:38
2025年11月16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2025年11月16日「万灵吉历」运势提前看

白龙王
2025-11-15 16:50:17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乌娱子酱
2025-11-03 14:27:14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1-15 14:21:44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一名女选手“冷美人”退赛,还剩14名男选手,赛事方:她呕吐晕倒被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4 14:44:15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泠泠说史
2025-11-14 18:02:51
闹大了!许家印被抓后,老家也乱套了,有人竟想去他家祖坟闹事!

闹大了!许家印被抓后,老家也乱套了,有人竟想去他家祖坟闹事!

历史伟人录
2025-11-15 15:15:03
离谱,iOS 26 液态玻璃效果又改了!

离谱,iOS 26 液态玻璃效果又改了!

花果科技
2025-11-13 10:30:47
“按资产的5%交税!”美国加州将率先推行全球首个亿万富翁财富税

“按资产的5%交税!”美国加州将率先推行全球首个亿万富翁财富税

AI商业论
2025-11-15 17:07:51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0度光脚、礼仪“焊死”:西班牙王后的体面与坚守

述家娱记
2025-11-15 11:02:06
顶级资本“抄底”消费 频现大手笔买入

顶级资本“抄底”消费 频现大手笔买入

财联社
2025-11-15 08:05:03
李沁年轻时腿很肥嫩

李沁年轻时腿很肥嫩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5 12:10:49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为什么女朋友觉得年入百万很简单?网友:她一定有个做足浴的闺蜜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16:38:29
综述|日本多方人士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综述|日本多方人士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新华社
2025-11-15 00:21:28
北京一批机关食堂正式向公众开放,食客:慕名而来,物美价廉

北京一批机关食堂正式向公众开放,食客:慕名而来,物美价廉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14 09:00:45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詹姆斯最快下周三首秀引热议!专家看好复出:为湖人带来巨大助力

詹姆斯最快下周三首秀引热议!专家看好复出:为湖人带来巨大助力

罗说NBA
2025-11-15 06:42:37
和讯投顾陈晖:周末突发三大消息,下周行情剧本已出炉

和讯投顾陈晖:周末突发三大消息,下周行情剧本已出炉

和讯网
2025-11-15 18:08:13
2025-11-15 19:00:49
澳洲财经见闻 incentive-icons
澳洲财经见闻
每日推送最新澳洲财经
13713文章数 418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旅游要闻

“莲韵赏秋 闽赣有约” 广昌文旅推介会在福建三明举办

手机要闻

大折叠的新方向?消息称荣耀开始评估阔折叠手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