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随着2026年全国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工作的结束。根据中公教育统计,共有351.5万余人提交报名申请,其中320.7万人通过资格审核,平均竞争比达92:1。
这一数据较2025年增加近26万人,刷新历史纪录,且在招录规模缩减 1602 人的背景下逆势增长,凸显 “考公热” 持续升温的态势。
据统计2026年全国公务员招录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前十的省市出炉。其中,广东省报名人数是329587人,是唯一的一个报名人数超过30万人的省份,报名人数排名第一位,过审人数是289616人,报名比为1.00%。招录比是1.14%。
![]()
北京市报名人数是237376人,排名第二位,过审人数是218188人,报名比为0.60%。招录比是0.66%。
山东省报名人数是203934人,排名第三位,过审人数是289616人,报名比为1.00%。招录比是1.14%。
北京市和山东省报名人数均超过20万人。而报名人数超过20万人的省份只有三个,分别是广东省、北京市和山东省。而过审人数超过20万人的只有广东省和北京市。
![]()
河南省报名人数是193449人,排名第四位,过审人数是171007人,报名比为0.87%。招录比是0.99%。不到1%。
云南省报名人数是174711人,排名第五位,过审人数是166906人,报名比为0.84%。招录比是0.87%。
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名人数是165190人,排名第六位,过审人数是135594人,报名比为0.82%。招录比是1.00%。
![]()
四川省报名人数是156691人,排名第七位,过审人数是132950人,报名比为1.24%。招录比是1.46%。
福建省报名人数是138407人,排名第八位,过审人数是125658人,报名比为0.96%。招录比是1.06%。
山西省报名人数是132491人,排名第九位,过审人数是130593人,报名比为0.87%。招录比是0.88%。
![]()
河北省报名人数是132358人,排名第十位,过审人数是123319人,报名比为1.35%。招录比是1.45%。
以上十个省、市、自治区报名人数均超过了10万人。总录取人数为17734人。然而,总报名人数却达到了1864149人,过审总人数达到了1686453人。平均报名比为0.97%。平均招录比为1.07%。
![]()
全国公务员招录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其总结为五大因素,这些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请您看仔细。
第一,经济波动与就业压力催生“体制避险”。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4.8%,青年失业率虽未直接公布,但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灵活就业占比18%且稳定性不足,叠加教培、房地产等行业岗位缩减,促使大量求职者将公务员视为“避风港”。
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优势在经济不确定性中尤为突出,尤其在基层岗位中,尽管工作强度较大,但 “铁饭碗” 的吸引力仍促使大量考生涌入。
![]()
第二,政策放宽与年龄限制调整拓宽报考范围
2026年国考首次将一般报考年龄上限放宽至38周岁,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放宽至43周岁,直接释放了约30万潜在考生群体。这一政策不仅响应了延迟退休趋势,也为有社会经验的往届生提供了机会。
据统计,35——38岁群体中,基层治理经验丰富者在面试中更具竞争力,部分岗位竞争比甚至超过应届生岗位。此外,资格审核截止时间延长2天至10月26日,为考生预留了更充足的信息补正时间,间接提升了报名成功率。
![]()
第三,岗位结构优化与基层导向政策的双重效应
尽管2026年国考总招录人数减少,但基层岗位占比显著提升,县(区)级及以下机构招录人数达2.8万,占比73.4%,且68%的计划面向应届生。
这一政策导向既缓解了大城市的竞争压力,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机会。税务系统招录2.5万人,占总人数65.6%,其中1.6万个岗位面向应届生,形成“专属赛道”。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在学历、专业要求上进一步放宽,吸引了更多考生响应国家战略,但部分岗位仍因条件宽松出现“扎堆”现象,如云南国家移民管理局瑞丽遣返中心岗位竞争比达6225:1。
![]()
第四,职业发展与社会认同的综合吸引力
公务员职业的隐性福利和社会地位持续强化其吸引力。除了稳定的薪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外,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尤其在中央机关和东部发达地区,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更具优势。
北京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岗位吸引4917人报名,竞争比达4508:1,反映出考生对中央机关平台的青睐。
传统观念中“体制内”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公务员仍是家庭和社会衡量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准。
![]()
第五,区域竞争失衡与热门岗位的“虹吸效应”
广东省以31.6万报名人数居全国首位,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海南、西藏等西部省份报名人数较少。
这种区域失衡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也与户籍限制放宽有关。广东税务系统岗位因招录规模大、地域优势明显,吸引了大量考生跨区域报考。
部分“三不限”岗位(不限专业、学历、户籍)竞争激烈,如云南国家移民管理局瑞丽遣返中心岗位因条件宽松、职业稳定性强,成为“最卷岗位”。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机构的报名数据存在差异。例如,华图教育统计显示报名人数为340.98万,过审人数302.51万,这可能与统计时间节点和覆盖范围有关。
中公教育的数据截至10月24日17时30分,而华图可能统计至报名截止日18时,且部分待审核数据未被完全纳入。
最终缴费人数通常会低于过审人数,2025年国考缴费确认率约为85%,预计2026年实际参考人数在270万左右。
2026年国考报名热度的持续攀升,既是经济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政策导向、职业认同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尽管招录规模缩减,但“考公热”短期内难以降温。
对于考生而言,理性选择岗位、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关键;对于政策制定者,需进一步优化招录结构,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社会过度依赖“体制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