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她,像极了一个流量暴风眼。有人嘲笑她,有人骂她作,但也正是这些人,让她成为那个年代的“网红鼻祖”。她在温州动车事故和汶川地震后发出的不当言论,让她一夜之间从“网络红人”变成“全民公敌”。“死者死得其所”这类话,不仅突破了公众的接受底线,还直接触碰了社会的情绪雷区。可以说,那一刻,凤姐从流量巅峰跌落谷底,舆论彻底反转。
![]()
凤姐没有学历背景,语言不过关,社交圈又局限在华人小圈子,想融入美国社会,基本没戏。更重要的是,她自带的“凤姐标签”,在国内成了笑话,在国外成了包袱。她想摆脱过去,但过去死死咬着她不放。她说“宁死不回国”,其实藏着一种深层的心理困境,她不能接受自己失败的现实。回国,就等于向所有人承认自己“混不下去了”,那种羞耻感,比在异国他乡刷厕所还难受。
这种好面子心理,是很多人的通病。明明过得并不好,却宁愿咬牙坚持,也不愿拍照发朋友圈。凤姐的“美国梦”,并不是她真以为能飞黄腾达,而是她根本无路可退。
![]()
她出生在重庆农村,父母早年离异,生活拮据。继父对她不上心,母亲一人拉扯她长大。她考上了大专,但没钱继续深造,只能早早出来打工。学历成了她心头的刺,也是她日后“高调征婚”的心理底层,她需要通过夸张来补偿曾经的自卑。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过度补偿”,说的就是她这种情况。越是缺什么,越想在外部世界中拼命证明自己有。她喊出“我要嫁清华北大的”,并不是真的想嫁给谁,而是希望有人看到、认可、羡慕她。可野心归野心,能力得跟得上。当年和她并列的“网红姐妹花”芙蓉姐姐,后来转型做情感主播,活得还算体面。而凤姐,除了制造争议,并没有内容升级的能力。她的“审丑红利”吃得太快,也吃得太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