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忘记回家的路,却没忘记把菜留给我

0
分享至

十年了,他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却总记得把碗里唯一的肉,拨到我的碗里。

我的父亲,老了,病了。可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病魔夺不走,时间也抹不掉。

记忆里爸爸的碗一直都很“素”——青菜、萝卜,偶尔有块肉,他也会趁我不注意,悄悄拨到我碗里。直到后来我才懂,哪是他不爱吃,是好吃的,他都想留给我。直到后来我才懂,他的碗里,装着一家人的风雨;我的碗里,装着他全部的晴天。



爸是1953年出生的,属蛇。干校毕业后,分配到外地的果园场工作。家里姊妹八个,他排行老大;妈那边姊妹四个,也是老大。

打我记事起,爸就是家里的“天”——不光扛着自己的小家,还扛着两边的大家。弟弟妹妹们上学、当兵、工作、结婚……全是他跑前跑后。爸这边七个弟妹,谁家有事喊一声“大哥”,他准第一时间赶到;妈那边更不必说,外婆走的早,大舅、姨姨,还有患小儿麻痹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小舅,在我们家住了好多年,吃喝拉撒全靠他和妈照料。尽管如此,他从没说过一句“累”。

爷爷奶奶心疼爸,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和哥哥在爷爷奶奶家上学。每次寒暑假爸来接我们,家里总跟过节似的,爷爷奶奶站在门口盼着,他一到,姑姑叔叔们就立刻围了上来,“大哥,最近果园场忙不忙?”“大哥,我找工作的事还得麻烦你!”“大哥,我下个月结婚,你得来操心啊!”……他一边笑着应“行,没问题”,一边从包里掏出给大家带的水果和糖,挨个分给每个人,笑得敞亮。



我跟在他身边,听着姑姑叔叔们一口一个“大哥”,看着他被人围着、啥事儿都能扛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

这就是我的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他在,所有人都踏实。

每次往返爷爷奶奶家与果园场,都要坐火车,爸总忘不了给我和哥哥买烧鸡,至少一只,赶上我们俩馋得厉害,就买两只、三只。油纸裹着的烧鸡飘着香,我坐在火车上,迫不及待地撕着鸡腿,油蹭得满脸都是,他就坐在旁边笑,手里捏着手帕帮我擦嘴。我仰着满是油的脸喊”爸爸您吃”,他却摆手说”好孩子!爸不饿,你们吃”,转过身,自己只默默地捡些鸡架子啃。



那香味混着火车的轰隆声,成了我童年最踏实的甜——后来才懂,那是他挤着自己的生活费,也要给我们的偏爱。

小学一年级那年,我代表全校学生上台发言。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爷爷奶奶笑着挥手,我心里却空落落的——我爸我妈没来。散场后我拽着奶奶的衣角,仰着脸问:“奶奶,我爸妈咋不来呀?”奶奶叹口气,摸了摸我的头说:“你爸忙的脚不沾地;你妈还要照看你小舅,哪有空?来回坐车要花钱,能省就省点……”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有点委屈,却没敢再说啥——现在想起来,不是他们不想来,是肩上的担子太重,连来看看我的时间,都要挤了又挤,精打细算。

和爸在一起的时候,总听爸跟我念叨爷爷写的那封信。那时他刚到果园场工作不久,家里住的还是草房子,爷爷在信里说:“东边漏雨就去西边住,西边漏雨就去中间住,中间要是也漏雨,我就蹲在外面等你回来......”每次说这话,爸都红着眼眶,说“你爷爷这辈子苦,我是老大,得让弟弟妹妹们过好,不能让他再蹲在外面”。后来,他真的做到了——靠着在果园场开拖拉机、承包葡萄地,一点点攒、一点点省,硬是给爷爷那边盖了四间亮堂堂的瓦房。



搬新家那天,姑姑叔叔们都围着崭新的瓦房,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会漏雨了!”爷爷摸着墙,眼泪直往下掉,说:”老大出息了,以后再也不用挪来挪去了……”从草房到瓦房,是爸用了无数个日夜,熬红的眼睛、晒黑的肩膀和省吃俭用,给了一大家子不再淋雨的安稳。

爸在60年代就上了干部学校,是全家人的骄傲,更是他自己辛苦努力学习的结果。那时在单位,他是八个果园场里唯一的拖拉机手——开农机难免磕磕碰碰,他却把拖拉机当成宝贝待,不仅常年把车身擦得锃亮,开车时更是稳慎仔细,干了这么多年,从没出过一次事故,连拖拉机外壳的漆都没掉过一块;同时他又和妈承包了一片葡萄地,忙得可谓不亦乐乎。



他开着拖拉机跑遍各个分场拉货、耕地,回来还要帮妈妈打理葡萄地;有时拖拉机坏在半路,他半夜三更修好车,还要一身油一身汗往回走,无论多晚,第二天照样早起去地里。他这份对工作的较真和拼劲,让他在果园场里攒下了极好的口碑。

场里人都说“找老苗,准没错”——他开拖拉机稳当,干农活细致,加上小时候练过拳、为人敞亮善交朋友,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跟他打交道。



他和妈承包的葡萄地,更是成了场里的“样板田”,从葡萄抽芽时的抹芽定枝,到生长期的疏枝打叶,再到病虫害防治时的精准打药,每一步都做得格外认真,也难怪葡萄颗粒饱满、甜度足,产量年年都是全场最高;不光如此,他还凭着这股踏实劲儿,几乎每年都评上厂里的先进个人,红色的荣誉证书攒了厚厚一叠,连表彰发的搪瓷缸、暖水瓶这些奖品,家里都摆了好几个。

每年夏天葡萄成熟,是家里最忙的时候,也是我印象最深的时候。毒辣的太阳把爸晒得像黑人,脖子后、胳膊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汗珠子砸在葡萄叶上,瞬间就没了影。有一年妹妹还小,放暑假在家,看着爸黝黑的脸,不懂事地笑着说“爸,你咋晒这么黑?跟外国人一样”。爸也不恼,笑着把妹妹举起来,让她够葡萄架上最甜的串,说“晒黑了才好,葡萄能长得甜”。



可我知道,他不是不怕晒,是怕葡萄熟了没人管,怕耽误了卖钱,怕家里的弟弟妹妹们等着他寄生活费,更怕辜负了爷爷那封”漏雨”的信。——也是怕对不起厂里年年给的先进荣誉,对不起大家喊他“找老苗,准没错”时那份信任。

1991年,我上初一,爷爷因病去世。从发现到离开,不到三个小时,爸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爷爷生前自己做些小生意,去世后留下一堆没清的账目。爸当时在果园场正是忙的时候,却立刻请了一个月假,回爷爷奶奶家处理后事。那些天,他每天坐在爷爷生前的桌子前,对着一沓沓账本,一笔一笔核对,算账时总用指节敲桌子,和爷爷生前算账的样子一模一样;白天接待来的客人,晚上熬夜算账目,有时算到半夜,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姑姑叔叔们都劝他“大哥,别太累了”,他摇摇头说“爸走了,我得把他生前的事处理妥当”。一个月后,他把所有账目算清请楚楚,该还的还、该收的收,把爷爷的生意收尾得明明白白,连姑姑叔叔们都佩服:“还是大哥能干,换了我们,真不知道咋弄”。

也是那年,爷爷走后,我被转到爸妈工作地的重点中学。

我到了新学校,爸妈更忙了——爸要开拖拉机、管葡萄地,妈还要照顾小舅,根本没时间管我的学习。没了爷爷奶奶的约束,我彻底放飞了自己,上课走神、作业不写,最后竟干出了逃学的事。

那天我躲在外面玩了一天,傍晚放学时假装没事人一样回家,刚进门就看见爸铁青的脸,他怒气冲冲地问:“你干什么去了?”没等我解释,一把拽着我进了屋,反锁了房门,拿起皮带就往我身上抽。皮带落在背上、腿上,火辣辣地疼,我哭得撕心裂肺,外面同事、邻居听见动静,拍着门劝“老苗,别打了,孩子还小”,可他愣是没开门,手都打得发颤,却没停。直到我哭着喊“爸,我错了,再也不逃学了”,他才停下,扔掉皮带,蹲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去镇上买了我爱吃的菜,晚上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爸坐在我旁边,声音沙哑地说“疼不疼?爸不是要打你,是怕你走歪了——你爷爷刚走不久,我要是不管你,对得起他吗?对得起这四间瓦房吗?”



我摸着身上的伤,看着他发红的眼眶,突然懂了,那顿打,是他怕我辜负爷爷的期望,更是他扛着“老大”担子的委屈与执念。

后来我还是没考上高中,是他跑前跑后把我转到姨姨家复读;我在技校坐不住,是他思前想后送我去部队磨练;退伍后我没方向,他又托亲戚,把我安排到老家市区的知名企业——从报名、笔试、体检到正式入职,每一步都操碎了心。

在厂里我沉下心,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公务员,还从普通工人干到车间主任,可那时候妈却突然病倒了——2008年第一次脑出血,之后又犯了两次,一次比一次严重。

出院后,妈连抬手、说话都费劲,全靠爸寸步不离地细心照料。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熬药,晾到温凉才一勺勺喂进妈嘴里;白天定时给她擦身、翻背,怕长褥疮,还攥着妈的手帮她做康复按摩,从胳膊到腿脚,每个关节都揉一遍;夜里更不敢睡沉,每隔两小时就起来摸一摸妈的额头,看看她有没有不舒服,帮她调整睡姿。就这么熬了三个多月,妈从能坐起来吃饭,慢慢到能扶着墙走路,基本恢复到了生病前的正常状态,连医生都说“这是个奇迹,离不开家人的精心照顾”。



第二次恢复时间更长,爸依旧一个人扛着。他白天在果园场上班,下班后立刻往家赶,守着妈妈做康复,还要抽空帮弟弟妹妹们处理家里的事,脸越来越黑,背也悄悄驼了些;

第三次最厉害,耗时最久也最磨人。妈妈脾气变得暴躁,时常哭闹,爸就耐着性子哄,喂饭时哪怕被推开也不恼,重新热了再慢慢喂,从没喊过一句累。最后硬是让卧床的妈妈再次站了起来,从说不出话到能正常交流,甚至能独立行走……

那时候我在市区工作,和他不在一个地方,只能偶尔回去搭把手,大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扛着这一大家子的重量。

这重量,得有多沉啊...

当时我在朋友的帮衬下开了网店。爸知道我忙,担心给我添麻烦,从不说家里有多忙、照顾妈妈有多累,只偶尔打电话问一句“吃饭了没?别熬太晚,别太累...”,

我结婚时,他东拼西凑在市区给我买了套七十多平的房子,后来我才知道,这套房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钱。钥匙递到我手里时,他手都在抖,指腹反复摩挲着钥匙串,说“以后有自己的家了,好好过”。



那会儿我才注意到,他的皮肤更黑了,背也更驼了,可看着我的眼神,还是亮闪闪的,像小时候看我啃烧鸡时那样。

2015年,我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突然接到爸邻居的电话,语气着急地说:“你爸这几天不做饭、不干活,也不说话,你快回来看看!”我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开车回去,带着哥哥妹妹把爸从厂里接出来,直接往市区医院送。

当时初步判断是静脉窦血栓,可我不放心,又带着他跑南京、上海、北京,一家家医院查,最后确诊是老年痴呆——那一刻,我像被人狠狠砸了一锤,瞬间崩溃,站在医院走廊里,眼泪止不住地流,甚至慌得怨过——怎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明明前阵子他还在跟我念叨“葡萄该摘了”“瓦房漏雨不?要不要修修...”,怎么突然就忘了所有?可是看着他茫然的眼神,所有委屈都没了,只剩下心疼。

我把爸妈都接到了市区,处理好他单位的事,也方便陪他治疗,想着好好照顾他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爸时而清醒,清醒时总会念叨:“我能照顾你妈,你别太累,我们在这给你们添麻烦,赶快送我们回去……”还老是说自己没病,花那钱干嘛?可他的状况越来越差,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就这样又过了些日子,直到2023年,妈还是走了——走的时候,爸握着她的手,一句话不说,眼神空茫,可我知道,他心里比谁都难过。

现在爸患病十年多了,他出门已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吃饭时总把白米饭吃得干干净净,碗里的肉和菜却一动不动。我劝他“爸,吃点菜”,他就抬头看着我,嘴角带着笑,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还准备趁我不注意把菜拨进我碗里,留给我吃。他想说“你吃”,可现在连这么简单的表达都做不到了。但我知道,他一定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我的爸爸!

有时候我牵着他的手散步,他牵我手的力道,还和小时候火车上吃烧鸡、帮我擦嘴时一样稳,有时会突然念叨“拖拉机……葡萄……瓦房……”,还会含糊地问“漏雨不?弟弟妹妹……住得好吗?”



我就握紧他的手,笑着说:“不漏了,瓦房可结实了;你看,姑姑叔叔、舅舅姨姨们现在都过得特别好——叔叔家抱了孙子,姑姑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舅舅姨姨也退休了,个个家庭都热热闹闹、安安稳稳的,都是托你的福啊!”他听了,就咧开嘴笑,像个孩子似的,眼睛里亮闪闪的。

偶尔街上看见八十多岁的老人散步、下棋,我心里就堵得慌。要是当初我能早点懂事,少让他为我的学习操心;要是爷爷走后,我能多安慰他一些;要是妈生病时,我能多替他扛点;要是2015年他确诊时,我能少点抱怨,多点耐心——是不是他就不会这么早忘了回家的路?

可爸从来没怪过我,他忘了好多事,却没忘了念叨弟弟妹妹,没忘了盖起那四间不漏雨的瓦房,没忘了他是那个扛了一辈子家的老大,没忘了让我小时候跟着他就觉得骄傲,更没忘了把好吃的留给我。

往后的日子,换我来扛。我牵着他的手慢慢走,陪他晒晒太阳,给他喂饭时把菜埋在米饭里,就像他当年把肉拨进我碗里时,指尖总会先蹭蹭碗沿,怕油溅到我手上那样;



我一遍一遍跟他说以前的事——说他接我时姑姑叔叔围着他喊“大哥”的样子,说他盖瓦房时是多么的不容易,说他在厂里不管是开拖拉机还是种葡萄都做得好,说妹妹笑他晒得像外国人的趣事,说火车上烧鸡的香味...哪怕他记不住,我也要说给他听。他为这个家、为所有人操劳了一辈子,把草房换成瓦房,把风雨挡在门外,把苦日子过成了甜;现在,该我把他没享过的安稳,把他用一辈子撑起的温暖,一点一点,都补给他。

#父爱 #亲情 #家庭 #老年痴呆 #感恩父母 #家的记忆 #催泪美文 #父亲 #长子如父 #家庭顶梁柱 #爱的传承 #老年痴呆日常 #守护失忆的他 #父母老了怎么办 #父亲的小偏爱 #藏在细节里的爱 #老辈人的浪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顾蔡卫
2025-11-03 09:56:50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3:39:37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左权之妻刘志兰:后改嫁给左权生前的秘书,1967年参与山西夺权

红梦史说
2025-11-01 09:19:27
干了半月,日本人如何评价“高市首相”

干了半月,日本人如何评价“高市首相”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11-03 09:07:11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助壮素——农村老人的“安乐S药丸”

助壮素——农村老人的“安乐S药丸”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0-31 14:43:37
A股:今天,周一,行情不太对劲,两个信息来了!

A股:今天,周一,行情不太对劲,两个信息来了!

明心
2025-11-03 11:18:22
郭德纲带妻儿澳洲度假!郭汾阳扎耳洞面相凶狠,身材比爸妈还胖

郭德纲带妻儿澳洲度假!郭汾阳扎耳洞面相凶狠,身材比爸妈还胖

贵州小娟
2025-11-03 12:53:09
台湾统一后,为啥不能走港澳的路子?统一后的台湾不再是问题岛屿

台湾统一后,为啥不能走港澳的路子?统一后的台湾不再是问题岛屿

贱议你读史
2025-11-03 01:12:56
曼城3-1升第2距榜首6分!终结黑马8轮不败 哈兰德双响+10轮轰13球

曼城3-1升第2距榜首6分!终结黑马8轮不败 哈兰德双响+10轮轰13球

我爱英超
2025-11-03 02:46:28
炸了!A股全线跳水,发生什么了?

炸了!A股全线跳水,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3 10:09:48
51岁陈奕迅剪掉卷发,撞脸懒羊羊变大叔,网友直呼认不出冲上热搜

51岁陈奕迅剪掉卷发,撞脸懒羊羊变大叔,网友直呼认不出冲上热搜

小咪侃娱圈
2025-11-03 09:10:41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巢客HOME
2025-11-01 05:10:03
痛心!32岁南开博士石召君去世,父母双亡,还没结婚,死因太惋惜

痛心!32岁南开博士石召君去世,父母双亡,还没结婚,死因太惋惜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01 02:57:25
牺牲太大了!中国首个出舱女宇航员谈太空之旅:落地后路都走不了

牺牲太大了!中国首个出舱女宇航员谈太空之旅:落地后路都走不了

青途历史
2025-11-01 20:56:18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73年我驻希腊大使犯下严重过失,周总理震怒无奈,毛主席批示救场

73年我驻希腊大使犯下严重过失,周总理震怒无奈,毛主席批示救场

红色先驱
2025-11-02 09:10:03
许家印出事前,只有他提前果断脱离恒大,至今毫发无损

许家印出事前,只有他提前果断脱离恒大,至今毫发无损

壹只灰鸽子
2025-10-27 19:25:05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德媒曾称:中美已不再关心如何避战,更关心考虑何时、因何事爆发

德媒曾称:中美已不再关心如何避战,更关心考虑何时、因何事爆发

盒子里的密探
2025-11-03 12:50:05
2025-11-03 14:12:49
小小包工头阿汾
小小包工头阿汾
越南建筑up主,分享建筑工人智慧
2162文章数 4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旅游
亲子
家居

手机要闻

vivo X300 系列手机行业首发全新摇一摇群组分享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旅游要闻

银山重阳户外生活节亮相昌平延寿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