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的关系,长期喝粥的人更长寿吗?

0
分享至

凌晨五点,58岁的周叔又端着那碗“千年不变”的白米粥——配咸菜、蘸油条,吃得心满意足。可儿子小周一回家就皱眉:“网上说哈佛研究喝粥更长寿,你这白粥就是‘慢性毒药’!”周叔不服气:“我吃了一辈子粥,血压血脂都正常,你倒说说,这碗粥怎么就成了毒?”

父子俩吵到社区医生那里,医生一句话点醒众人:“哈佛研究的是‘全谷物杂粮粥’,不是您这白米+咸菜的高盐组合。”原来,同一碗粥,原料不同、搭配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近年来,健康饮食话题备受关注,其中“喝粥”这一传统饮食方式也引发了诸多讨论。哈佛大学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针对10万名志愿者展开追踪,结果发现每天饮用约28克全谷物熬制的杂粮粥,可使死亡率降低5%、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9%。这一数据让“喝粥长寿”的说法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一、如何解读这一项研究?

哈佛大学的研究中,关键变量是“全谷物”的摄入量。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小米、荞麦)保留了谷物的麸皮、胚乳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在降低疾病风险方面,发挥着独特且关键的作用。

膳食纤维堪称全谷物的“健康卫士”。全谷物中的可溶性纤维就像一个个微小的“吸附器”,能精准地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并促进它们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如同给血管做了一次“大扫除”,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水平。相关研究显示,每天摄入25克膳食纤维,可使冠心病风险降低15%,这一数据直观地体现了膳食纤维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

全谷物还具备强大的抗炎与抗氧化能力。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如阿魏酸、木酚素等,具有天然的抗炎特性。它们就像身体内的“消防员”,能够抑制慢性炎症反应。要知道,慢性炎症可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全谷物通过抑制炎症,从根源上降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在血糖调节方面,全谷物也表现出色。其升糖指数(GI)较低,消化吸收速度慢,就像一位沉稳的“节奏大师”,能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减少胰岛素抵抗风险。这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全谷物饮食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选择。



二、长期喝粥是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

1.糖尿病患者

粥的质地软烂,消化速度快,这就好比给血糖按下了“加速键”,可能导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例如,白米粥的GI值高达70以上,而燕麦粥的GI值约为55。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GI的杂粮,如燕麦、荞麦等,并严格控制食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胃食管反流患者

粥的流动性强,进入胃部后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酸反流症状。这类人群建议选择稠度较高的食物,如软饭、馒头等,并且要避免睡前喝粥,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

3.婴儿

长期食用糊状食物会阻碍他们咀嚼能力的发育,影响牙齿萌出和面部肌肉的发展。婴幼儿需要逐步引入固体食物,通过咀嚼锻炼口腔功能,促进面部和口腔的正常发育。

4.术后或营养不良者

粥的营养密度较低,难以满足他们术后恢复或营养不良时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迫切需求。此类人群需要在喝粥的同时,搭配鸡蛋、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对于健康人群,科学建议是每周饮用3—4次杂粮粥,每次约200毫升(含28克全谷物),并搭配蔬菜、蛋白质食物,这样既能享受喝粥的健康益处,又能保证营养均衡。



三、如何搭配,才能做到营养均衡?

将燕麦、小米、糙米、红豆、绿豆等混合熬煮,就像组建了一个营养“小团队”,能增加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例如,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降低胆固醇;红豆富含铁和钾,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喝粥时搭配水煮蛋、清蒸鱼、凉拌菠菜等食物,能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ω-3脂肪酸和维生素C。研究显示,这种搭配可使营养吸收率提高30%,让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

控制熬煮时间,避免过度熬煮导致B族维生素流失。建议全谷物提前浸泡2—4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40分钟,保持颗粒感,这样既能保证粥的口感,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成分。

对于特殊人群,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老年人可以在粥中加入核桃、黑芝麻,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和钙;便秘者添加燕麦、奇亚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失眠者晚餐喝小米百合粥,利用小米中的色氨酸促进褪黑素分泌,帮助改善睡眠质量。通过这些巧妙的搭配,让喝粥变得更加健康、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重磅文件!国家踩刹车,未来10年财政格局要变天,什么信号?

中央重磅文件!国家踩刹车,未来10年财政格局要变天,什么信号?

历史求知所
2025-11-15 11:40:08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2逆转夺冠:最后一舞封神微笑真甜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4 23:59:07
3-1逆转!387万人口小国狂欢:7轮不败头名出线,第7次杀进世界杯

3-1逆转!387万人口小国狂欢:7轮不败头名出线,第7次杀进世界杯

侃球熊弟
2025-11-15 05:23:01
孙俪现身公益展!本人面色红润少女感强,眼球也不凸了颜值大回春

孙俪现身公益展!本人面色红润少女感强,眼球也不凸了颜值大回春

张发林
2025-11-15 16:57:44
明年北京公交专用道使用将再调整,快速公交道或改为早晚高峰启用

明年北京公交专用道使用将再调整,快速公交道或改为早晚高峰启用

新京报
2025-11-14 17:54:05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冷紫葉
2025-11-15 15:00:42
又是4-0!王曼昱连续两届全运会横扫陈梦 卫冕冠军还差1胜连冠

又是4-0!王曼昱连续两届全运会横扫陈梦 卫冕冠军还差1胜连冠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21:18:00
凶手另有其人?山西狗咬人案律师甩出关键证据,死者妹妹惨遭打脸

凶手另有其人?山西狗咬人案律师甩出关键证据,死者妹妹惨遭打脸

刚哥说法365
2025-11-15 01:09:15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何卓佳赛点被罚分气哭了!裁判拒看回放 赛后找裁判理论情绪崩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18:35:16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封面新闻
2025-11-15 09:17:05
洪秀柱痛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

洪秀柱痛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台海的事,关你日本人什么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14:34:38
德转统计世界杯出场数前20:梅西第1,C罗第5,莫德里奇第15

德转统计世界杯出场数前20:梅西第1,C罗第5,莫德里奇第15

懂球帝
2025-11-15 21:18:11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探源历史
2025-11-13 18:22:20
拼尽全力!广东女篮全运会夺冠

拼尽全力!广东女篮全运会夺冠

新快报新闻
2025-11-15 21:31:02
太强了!广东男女篮,双冠!

太强了!广东男女篮,双冠!

刺猬篮球
2025-11-15 21:54:15
杜兰特:像詹库这样的同龄人激励了我 他们看起来就像二十来岁

杜兰特:像詹库这样的同龄人激励了我 他们看起来就像二十来岁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5 21:23:04
290亿!小米再次爆火

290亿!小米再次爆火

蒋东文
2025-11-14 18:44:32
拜合拉木单刀建功!轰U22国足处子球,刘浩帆两战韩国一传一射

拜合拉木单刀建功!轰U22国足处子球,刘浩帆两战韩国一传一射

奥拜尔
2025-11-15 21:12:15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2025-11-15 22:43:00
资说 incentive-icons
资说
善用食材品质,改善人体素质!
20693文章数 714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惊艳!她的造型和用色让人叹为观止!

教育要闻

那些高分选手,都爱和自己对线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三星全新笔记本曝光,首款三折叠下月初发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