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说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个70岁的老头,学了一身本事下山找工作,结果干啥啥不成,卖肉肉臭,贩牛被抢,连卖袋面粉都能被风刮没了——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你辛辛苦苦考了个MBA,结果摆地摊都能亏本,开网店都能被系统封号,就连送外卖都能迷路。
问题来了:真正的高手,为什么在世俗眼里反而像个废物?
说起来,这事还得从姜子牙下山那天开始讲。
![]()
姜子牙学艺下山那阵,已经是70岁的老爷子了。
满脸褶子比老树皮还深,像被岁月这个无良老板压榨了一辈子。爹娘早就化作了黄土,身边连个沾亲带故的人都没有,孤零零的就像个被公司开除的老员工。
还好有个发小宋员外,看他这惨样,二话不说就把他拉到家里住下。住了一个来月,宋员外拍着胸脯说:「子牙兄,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如何?隔壁马家庄有个老闺女,68了,性情温顺,你们俩年龄般配。」
这年头,连相亲都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年龄优势。
姜子牙本来不想麻烦,架不住老友撺掇,就去见了面。没想到,他跟马氏一见面就对上了眼,那感觉像失散多年的战友重逢。
没几天,俩人就热热闹闹拜了天地,总算有了个家。
新婚没几天,马氏就开始犯愁了。
她拉着姜子牙的手说:「当家的,咱总在宋员外家蹭吃蹭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咱得找个营生,自己挣口饭吃才硬气。」
这话说得在理。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一直当寄生虫。
俩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开个肉铺。说干就干,宋员外还帮着找了个临街的小门面,选了黄道吉日,挂起红绸子,噼里啪啦放了串鞭炮,算是开张了。
结果第一天,姜子牙从天刚亮守到太阳落山,眼看着肉案上的猪肉从鲜亮变成发黑,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
这厮气得直跺脚,「哐当」一声锁了铺门,垂头丧气往家走。路过巷口时,几个乘凉的老汉看着他直乐:「这不是新开张的姜老板吗?今天生意兴隆啊?」
姜子牙脸一红:「兴隆个屁,猪都快在我这儿养老了!」
![]()
第二天,这老头憋着一股劲又杀了头猪,心想今天总该开张了。
可等来等去,还是门庭冷落。隔壁卖杂货的王婆子见他愁眉苦脸,递过来一碗凉茶:「老姜,你这肉是好肉,可最近城里人都流行吃羊肉了,你没看见西街的羊肉铺天天排长队?」
这就是信息差的威力,你以为自己在做生意,其实是在和市场趋势作对。
姜子牙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这层!」他麻利地把猪肉招牌扯下来,换了块写着「鲜羊肉」的木牌,扯开嗓子吆喝起来。
可喊得嗓子都哑了,还是没人来买。
第三天一早,他跑到西街看个究竟。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那些羊肉铺全换成了猪肉招牌,买肉的人排起长队,比春运买票还热闹。
他拉住一个排队的汉子:「老哥,昨天还卖羊肉,今天怎么都改卖猪肉了?」
汉子瞅了他一眼:「你是外地来的吧?城里闹羊瘟,听说吃了会染病,谁还敢碰羊肉?」
姜子牙听得倒抽一口凉气,这特么不是诚心和他作对吗?
回到铺子,看着满案子的羊肉,姜子牙一脚踹翻了肉案,木案子「哐当」一声散了架。
「老子不干了!」这老头吼了一嗓子,蹲在地上直喘粗气。
马氏闻声赶来,见这光景也没骂他,只是叹了口气:「当家的,气大伤身。咱再找个营生就是,天无绝人之路。」
歇了几天,姜子牙听说最近牛马行情好,心里又活络起来。他硬着头皮找宋员外借了50两银子,跑到乡下挑了一群膘肥体壮的牛马。
往回赶的路上,这老头心里美滋滋的,边走边哼小曲:「猪肉臭了羊肉黄,牛马活着能跑能颠,我就不信这回还能栽跟头!」
可惜啊,这世界专门跟想当然的人过不去。
眼看就要到城门口,冷不丁从城里冲出一队官兵,横眉立目地把他围了起来。为首的校尉嗓门跟打雷似的:「边境打仗,征收所有牛马充军!」
姜子牙急得直摆手:「官爷,这是我花银子买的……」
话没说完就被推到一边,眼睁睁看着那群牛马被官兵赶进城去。50两银子打了水漂,连个响都没听见。
![]()
这下姜子牙彻底懵了,瘫坐在城门口,像个被现实狠狠抽了巴掌的中年男人。
路过的人指指点点:「这老姜真是倒霉透顶,喝凉水都塞牙。」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回走,没脸见宋员外,也没脸见马氏,心里就像被掏空了一块。
这时候,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怀疑人生:是不是我的方法有问题?是不是我不适合做生意?
可姜子牙想的却是:老天爷,你这是要断我的路啊?
正喝着马氏端来的热粥,宋员外推门进来了,手里提着个布袋子:「子牙兄,我都听说了。」他把袋子往桌上一放,「这里是三斗麦子,你和弟妹磨成面粉去卖,多少能换点柴米钱。」
姜子牙红了眼圈:「老哥,我已经欠你太多了……」
「说什么屁话!」宋员外拍着他肩膀,「谁还没个三灾六难的?老话说,三穷三富过到老,扛过去就好了。」
第二天鸡还没叫,姜子牙就和马氏起床推磨。两人手磨得通红,腰累得直不起来,总算磨出两筐黄澄澄的面粉。
天刚蒙蒙亮,姜子牙挑着担子进城。刚走到半路,一群乌鸦在头顶「呱呱」叫个不停,听得人心里发毛。
他心里「咯噔」一下:老话说乌鸦叫没好兆头,难道今天又要出事?
在城里转了大半天,腿都快跑断了,也没卖出一斤面。正午时分,他饿得眼冒金星,靠在城隍庙墙根下歇脚。
刚合上眼,就听有人喊:「卖面的,给我来点面!」
睁眼一看,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姜子牙连忙应道:「老姐姐,您要多少?」
「就一文钱的,我要打点浆糊糊窗户。」
一文钱能买多少面?这简直是在考验他的职业操守。
姜子牙虽然犯难,但转念想,好歹是笔生意,便用秤盘小心翼翼地撮了点面。
正要称重,冷不丁刮来一阵旋风,「呼」地一下,秤盘里的面飞了个精光,连筐里的面都被卷起来,跟黄雾似的漫天飞舞。
老太太看着这景象,啐了一口:「真邪门,不买了!」甩袖子就走了。
姜子牙仰头对天长叹:「老天爷,你这是要绝我的路啊!」
![]()
话音刚落,一只乌鸦「扑棱」一声落在头顶的槐树上,一泡鸟屎不偏不倚砸在他脸上。
这下连老天都开始往他脸上拉屎了。
姜子牙气得浑身发抖,弯腰抓起块土疙瘩往树上扔。没想到土疙瘩下面藏着只大蝎子,「嗷」的一声蛰在他手背上,疼得他直蹦高。
一怒之下,他把土疙瘩狠狠朝乌鸦扔去,正好砸在树杈上的马蜂窝。「嗡」的一声,一群马蜂像黑云似的罩下来,蛰得他抱头鼠窜。
慌不择路间,「噗通」一声掉进路边的臭水沟,浑身沾满污泥浊水,活像个泥猴。
几个路过的孩子拍手大笑:「快看那个卖面的,掉茅坑里了!」
这一刻,姜子牙彻底崩溃了。
活了70年,从没这么窝囊过。他挑着空筐往家走,越想越憋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走到河边时,看着哗哗流淌的河水,心里冒出个可怕的念头:不如就这么了断,省得再受这份罪。
他解下腰带,正要往脖子上套,忽然被人从身后死死抱住。
「糊涂!」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姜子牙回头一看,顿时愣住了——抱住他的竟然是山上的师傅!
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看透你内心最深的绝望。
姜子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师傅,弟子实在撑不下去了。干什么都不成,活着就是受罪!」
师傅将他扶起,拂尘一挥,姜子牙身上的污泥臭味瞬间消散:「你这凡胎肉眼,只看见眼前的坎,哪里看得清后面的路?」
他指着河水说:「这水看着平静,底下藏着多少暗流?可它最终还是要奔流入海的。成大事的人,哪有不经磨难的?」
姜子牙抹着眼泪:「可弟子这磨难也太多了,卖肉肉臭,贩牛牛没,连卖袋面都被风刮跑,这不是诚心跟我作对吗?」
师傅捋着白须笑了:「傻徒弟,那些肉铺老板、牛马贩子看起来顺风顺水,可要让他们担起安邦定国的重任,能行吗?老天让你受这些苦,是在磨你的性子,炼你的筋骨。」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记住,别再折腾那些小买卖了。明天起,你去渭水边钓鱼,用直钩,不挂饵。有人问起,你就说'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
姜子牙捧着竹简,虽然满心疑惑,但不敢多问。等他抬头,师傅早已没了踪影,只剩清风拂过水面。
回到家,马氏见他神色异常,忙问原因。听了师傅的话,马氏皱着眉头:「直钩钓鱼?这不是胡闹吗?」
可转念一想,死马当活马医,便点头道:「也罢,你就去试试,总比在家愁眉苦脸强。」
第二天天刚亮,姜子牙扛着鱼竿来到渭水边。找了块青石坐下,把系着直钩的鱼线抛进水里。
那鱼钩离水面足有三尺高,别说钓鱼,连水草都够不着。
路过的樵夫笑得直不起腰:「老汉,你这是钓鱼还是表演杂技?我从小在河边长大,从没见过这么钓鱼的!」
姜子牙头也不抬:「我钓的不是鱼,是王侯。」
樵夫以为他疯了,摇摇头走了。
就这么过了二十一天,别说王侯,连条小鱼都没上钩。
马氏送饭来时,见鱼桶空空如也:「当家的,要不咱还是回去磨面吧?」
姜子牙指着水面:「你看这水,表面不动,底下暗流涌动。时机未到,急也没用。」
真正的高手,都有一种近乎愚蠢的执着。
这天午后,渭水边忽然来了一队人马,旌旗飘扬,气势不凡。为首的是位中年男子,龙行虎步,正是微服私访的周文王。
文王见姜子牙用直钩钓鱼,觉得新奇,下马走过去:「老人家,我看您钓了半天,一条鱼都没上钩,不如换个弯钩试试?」
姜子牙放下鱼竿,拱手道:「大王有所不知,小人钓鱼,愿者上钩。」
文王眼睛一亮:「这话怎么讲?」
「我这钩是直的,不藏奸耍滑;我不挂饵,不贪蝇头小利。」姜子牙侃侃而谈,「就像治国,用弯钩钓民脂民膏,看似得利,实则失了民心。唯有直道而行,光明磊落,才能让天下归心。」
这番话,把所有的成功学技巧都踩在了脚下。
![]()
文王听得连连点头,又问起天下大势。姜子牙从三皇五帝说到当今乱世,句句切中要害,听得文王心潮澎湃。
他忽然躬身一拜:「先生真是旷世奇才!寡人求贤若渴,恳请先生辅佐朝政!」
姜子牙微微一笑:「臣愿效犬马之劳。」
消息传回城里,百姓们都炸了锅。那个卖肉赔本、贩牛被抢、卖面掉沟的倒霉蛋,居然被大王请去当丞相?
这就叫做:你以为他在第一层,其实人家在大气层。
宋员外提着酒壶上门道贺:「子牙兄,我就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那50两银子的事……」
姜子牙哈哈大笑,取出一箱金银:「老哥的恩情,我没齿难忘。这些先收下,等天下太平了,再请你喝庆功酒。」
马氏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湿润:「当家的,真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朝,成了流传千古的贤相。而他直钩钓鱼的故事,也一代代传了下来。
有人说,姜子牙前半生的倒霉,是老天在给他攒运气;也有人说,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其实都是通往成功的台阶。
但不管怎么说,渭水边那根直钩,钓起的不只是王侯,更是一颗历经磨难却从未弯曲的心。
就像老人们常说的:「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这世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不过是有人在逆境中,把腰杆挺得更直罢了。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靠投机取巧成功的。他们坚持的,是这个世界最稀缺的东西——
原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