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部正式宣布,中方领导人将于本月底前往韩国,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余,还会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至此,韩国从尹锡悦时期就开始筹备的中韩元首外交,终于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然了,这也与李在明上台以来,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言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让中方率先访韩,韩国有一种莫名的执念。这种细节对中国来讲无伤大雅,但韩国看得很重。
前总统尹锡悦更是公开表示,只有中方先访问韩国,他才会考虑访华事宜。当然,尹锡悦现在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
此外,韩国也没少拿中韩三年前的一次领导人会晤说事,当时中方告诉尹锡悦,等条件合适就会考虑访韩。这样算起来,为中方的国事访问,韩国已经期待了三年之久,准备工作则长达一年。
只是我们也知道,尹锡悦的对华政策,谈不上有多少建设性,他执政的那几年,中韩关系的氛围实在谈不上有多好,也就不具备开展高层互动的外交基础。
直到任期最后几个月,尹锡悦才想起来对中韩关系释放积极信号,结果才开了个头,就因为“戒严风波”被弹劾,如今干脆做了阶下囚。
至于李在明,他就务实很多,还是在野党的时候,就质疑尹锡悦得罪中国“不明智”,当选总统以后,也承诺尽快修复中韩关系,对高层交往,多少有些顺其自然的意思。
反正中国一直都是以最高规格参加APEC峰会,所以韩国只要按部就班地推动中韩外交,释放相应的积极信号,元首互动自然是水到渠成。
事实也证明,韩国这边的判断没有错,邀请函顺利送到中方手中,距离亚太经合峰会召开还有一周,中方就正式确定了对韩国的国事访问。
当然李在明或多或少也要感谢尹锡悦,不管后者的对华政策再怎么有待商榷,至少过去一年,还是做了点实事,止住了中韩关系下跌的势头。
若尹锡悦没有及时调整对华姿态,重启双边互动,李在明政府要想在APEC峰会前迅速修复中韩关系,不会有那么顺利。
由此可见,韩国内部,还是有一些对华理性的惯性在,起到了调整和纠偏的作用,没有一直失速下去。
中国愿意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对李在明政府意义重大。韩国很希望当好这次APEC峰会的东道主,在国际社会面前扬眉吐气,走出“戒严风波”的阴影,重塑韩国的国际形象,跟尹锡悦在内政外交上留下的烂摊子彻底划清界限。
仅就中韩关系来讲,既然是国事访问,也需要有相应的合作成果衬托,不至于来了就为了见一面,合个影。
目前中韩关系整体氛围尚可,只是韩国已经卷入了中美间的经贸争端,有韩企上了中方的制裁名单,韩国正在争取解除制裁,但也不想让中国以为,自己已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到了月底,李在明又要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又要与中方举行双边峰会,国际社会都在看,韩国新总统如何在这个重大外交场合,在中美之间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李在明政府而言,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一直以来,美韩同盟都是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话虽如此,这并不意味着,韩国一定要对美国一边倒,尹锡悦就是一个错误示范。
李在明则采取了更为折中的方案,先是明确美韩关系的最高优先级,强调自己不想被贴上“亲华派”的标签,同时以积极态度回应中方在具体问题上的关切。
不仅如此,李在明在任命驻华大使人选时,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专门请出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这是看中了卢泰愚任内对中韩建交的贡献,卢载宪自己也算是一个“知华派”,有这几层关系在,他与中国沟通起来效率会很高。
至于韩国“反华集会”等敏感问题,李在明处理起来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中国公开给出过积极评价。
李在明是否“亲华”,中国并不在意这点。
国际政治很复杂,随便贴标签并不可取,也很容易先入为主,导致产生误判。只要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足够务实,言行足够一致,那中韩之间就存在对话的余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