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世界博览」原创内容 *
耳边偶尔传来的阵阵轰鸣声提醒着我,历史悠久的纽伯格城堡并不是这里的主角,吸引人们的,是城堡下那条著名的赛道。
从德国科隆一路向南,经过波恩之后,随着起伏的山地不断增多,就进入了埃菲尔山脉的范围。这条中新世火山喷发形成的山脉从德国与比利时的边境一直向东蔓延到莱茵河谷,全长100多公里。放眼望去,大片的森林中间夹杂着熔岩台地,偶尔还能看到休眠的火山锥。经过海拔700多米的阿赫特峰不久,我便来到了本次旅行的目的地纽伯格。远远望去,一座深灰色的古堡矗立在山头,俯视着这片绿色的海洋。
纽伯格非常小,只有一条主干道,传统的德国半木结构房子散落在街道两边。进入小镇不远处就是纽伯格城堡(Nürburg Castle),其实在德语中“burg”本身就是城堡的意思,所以人们一般将小镇和城堡统称为“纽堡”。
![]()
峰顶的石之冠冕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松针与湿润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秋风带着寒意,空气中夹杂着林木清香。脚下的石阶粗粝厚重,似乎在提醒来者,这座城堡也是一部浓缩的莱茵地区权力更迭史。1166年,阿雷地区(Are,埃菲尔高原及阿赫河上游区域)的第一位伯爵迪特里希(Dietrich von Are)开始修建这座堡垒,他的儿子乌尔里希自称为纽堡公爵。在中世纪,这座山由于散布着大量的火山玄武岩,所以被称为“黑山”,后来,用同样的石头修建的城堡也被冠以这个名字。之后,城堡的所有权转移到了科隆选侯国(Electorate of Cologne),并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加固完善。17世纪,欧洲大陆战争不断,这里先后被荷兰、瑞典、法国等占领和破坏,直到19世纪才回到普鲁士王国手中。
走进城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间的瞭望塔,高约20米,是整个城堡的制高点。进入塔内,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狭窄的石梯仅容一人通过,盘旋而上,仿佛通往天际的秘道。攀登的过程中冰冷的石壁触手可及,脚下的台阶因磨损而微微下凹,每一步都回荡着空旷的声响。然而,当最终钻出顶端的狭小出口,踏上塔顶平台的那一刻,所有的压抑瞬间被豁然开朗的壮丽所驱散。向下看去,整座山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布丁,城堡中几个小型塔楼的锥形屋顶就像布丁上的巧克力一般。放眼望去,起伏的山峦如凝固的波涛,一直延伸到天际线。深绿的森林,浅绿的草地,点缀其间的红色屋顶村庄,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只不过,耳边偶尔传来的阵阵轰鸣声提醒着我,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并不是这里的主角,来到这里的游客甚至很多都没有登上过城堡。吸引他们的,是城堡下那条著名的赛道——被称为“绿色地狱”的纽伯格林赛道。
![]()
从20米高的瞭望塔向外望去,玄武岩建造的纽伯格城堡就像被一片绿色森林环绕。
真理之环
即使你不是赛车爱好者,也大概率在汽车厂商的宣传中听到过“纽北”这个说法,纽北圈速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汽车性能的一个标杆,这个“纽北”,就是纽伯格林赛道北环的简称。“ring”是环形赛道的意思,所以纽伯格林“Nürburgring”如果按照直译应该翻译成“纽堡赛道”。这条赛道由两部分组成:一条是7.7公里的南赛道,是为专业的方程式赛车准备的竞技赛道;另一条是融合了当地一些高速公路形成的北环赛道——长度超过20公里,超长的赛道加上最高300米的海拔落差,还有大大小小将近200个弯道。
![]()
1927年,德国汽车工业正在崛起,需要一块能够全面检验车辆性能的场地,所以纽伯格林赛道的作用不只是比赛,也是测试场。汽车厂商的工程师们将车子开到这里,用严苛的路况来验证汽车的各种性能。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知名汽车厂商都会把原型车送来这里“刷圈”。人们相信,一辆车如果能完成纽北赛道的考验,那就意味着它能在任何道路上行进。因此,这条赛道被人们称为“真理之环”。
后来,纽伯格林赛道被用于各种级别的比赛,从汽车到摩托车,从耐力赛到最高级别的F1方程式比赛,这条赛道给选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像一条巨蟒缠绕在山峦与森林之间,每一个弯角,每一个坡道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惨痛的后果。即使赛道多次调整并减少弯道,对赛车手来说,来这里比赛依然是严峻的挑战。1968年苏格兰传奇车手杰基·斯图尔特(Jackie Stewart)冒着大雨在纽伯格林获得冠军后将这里称为“绿色地狱”,于是“绿色地狱”的称号迅速获得了人们的认同,一直流传至今。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赛道之一,普通人只要花上30欧元就可以在公众开放日驾车跑上几圈,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也是为了体验一下在这条传奇赛道上驰骋的感觉。
![]()
1976年奥地利车手尼基·劳达在纽伯格林赛道发生严重事故,被困在火中1分钟。电影《急速风流》中就出现过这个故事。
体验“地狱”模式
陪我一同来的是一位久居欧洲的朋友,作为赛车爱好者,他对纽伯格林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本地人也有开着面包车在开放日慢悠悠地“跑个山”感受氛围的。拜这条赛道所赐,小镇几乎所有的商业都和赛车有关,各种租车公司更是鳞次栉比。因为提前办理好了驾照手续,朋友直接带我来到了租车行,我不停念叨着:“我要开GT3!”GT3是保时捷生产的性能跑车,电影《头文字D》中的原台词是日本著名跑车GTR,而朋友也用电影对白回怼我:“你要开GT3你早死了!”
![]()
纽伯格林赛道被用于各种级别的比赛,从汽车到摩托车,从耐力赛到高级别的F1方程式比赛,普通人也会在开放日来感受氛围。
对于我这种第一次跑纽北的“小白”,租车行推荐我选择“雨燕”和“高尔夫”这种小型汽车,虽然经过改装性能很强劲,但这个车型和我想象中开着超级跑车在赛道上驰骋的形象差距有点大……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朋友帮我选了一辆宝马1系,虽然只是入门级,也算是勉强圆梦了。原本想选择手动挡,但跑赛道要手动控制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精准地调节车辆重心,丝滑地驶过每一个弯道,朋友一句冰冷冷的话把我拉回了现实:“车上都有设备记录仪,换挡错误造成发动机再轻微的磨损也会被计算成折旧费用,专业赛车手都免不了换错挡。德国的人工费用,你看着办。”我最终还是听取了建议,选用了自动挡的车型。交了费用,填好了所有信息,就等赛道方面的通知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用赛道模拟器先跑了几圈,虽然模拟器再高级也不能还原真实赛道的感受,但这种专业的模拟器确实比电脑上的赛车游戏要难上太多了。突如其来的弯路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上坡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下一个弯是向左还是向右,赛道旁几乎没有减速带,一不小心就会“撞树”。从模拟器上下来,我已经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变成了心惊胆战。朋友揶揄道:“你刚才那个弯,出弯速度还不到100公里/时,你看不起的雨燕出弯能到200。”我只能在心里默念着,“对不起雨燕,是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
南环赛道
终于可以入场了,办理完入场手续后,工作人员对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而声音传到我耳中只剩下“非常危险”“千万注意”“会死”……心中的忐忑不由得又增加了几分。进入赛车,车辆内部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车内安装了防滚架,并且拆除了几乎所有内饰,车架的钢板赤裸裸地露在外面,平时熟悉的汽车此刻仿佛变成了一只钢铁怪兽。戴上头盔,系好安全带,发动引擎,改装排气的轰鸣在狭小的车厢内激起共振,我的手已经微微有些发抖了,还好租车的时候选择了第一圈有教练陪同,心里踏实了不少。深吸一口气,我缓缓地将车开入赛道。改装过的赛车不管是动力还是响应速度,与家用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轻轻点一下油门车子就会猛地向前窜出去。两边的树木飞速向后倒退,视野迅速收窄,几乎只能看到前方的一条直线,方向盘异常灵活,用全身的力气攥紧才能减少晃动,在赛道上,想要将车子开成一条直线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紧张得手忙脚乱,教练倒是一脸轻松,可能对他来说,我这个速度只是菜鸟级别,完全可以掌控。上坡时,眼前看到的只有天空,完全不知道越过坡顶之后会是什么,即使速度并不快也会出现瞬间的失重,直到车轮重新接触地面我的心才从嗓子眼回到了原位。一圈开完,教练叮嘱几句之后就下了车,此刻,我终于要独自面对这个“绿色地狱”了。
没有教练在身边,紧张感倍增,头脑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几条非常清晰的直线,剩下绝大部分时间车速可能还不到100公里/时,车辆几乎始终在赛道右侧,给左边的快车让路。即使这样,我的身体依旧紧绷着。这就是纽北的节奏,它从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只会用一个又一个惊险的弯道反复挑战人类的极限。
第二圈跑完,我满头大汗,下车的时候两腿都在微微发抖,想想之前的豪言壮语,现在看来有些可笑。直到离开赛道,大脑总算又重新运转起来,回想起布拉德·皮特的《F1:狂飙飞车》,此时的我似乎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朋友幸灾乐祸地问我跑完纽北的感受,我想了想,《流浪地球》里“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果然是金句啊!
扫描二维码 ,订阅最新一期世界博览杂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