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有一个计谋叫做暗度陈仓,这也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讲的是刘邦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击雍王,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军败走,进而平定三秦。后比喻出其不意、从旁突击的战略或暗中进行的活动。
![]()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陈仓道是穿越秦岭连接关中与巴蜀的古代驿道。其北起秦汉陈仓县,沿清姜河入秦岭,经大散关、凤县,顺嘉陵江至汉中勉县,南接金牛道入蜀。目前在陕西省宝鸡市还有一个陈仓区,不过这个陈仓区的名字叫了不过才22年,这里之前的名字叫做宝鸡县。那么陈仓什么时候改名叫宝鸡,又为什么更名为宝鸡呢?
![]()
其实陈仓也不是最古老的称呼,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刚上位才三年,就急不可耐地带着七百个秦族壮小伙,从陇西高原下来,到了汧河跟渭水交汇的地。后来这里就成为了秦的第一个都城,当时叫雍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考虑到此处是秦人故地,为了削弱秦国的影响,于是将雍城更名为陈仓。主要是陈仓防守的重点是境内的陈仓山。
![]()
陈仓一直都是汉中进入关中的重要交通线之一,后来之所以更名为宝鸡,目前大概有三个说法。
- 孩童化石鸡说
相传在战国时期的秦国,陈仓有个猎人进山打猎,本想打两只兔子就回家,结果却发现了一个似虎似豹、从未见过的动物。猎人大喜,就设了个陷阱,把它抓住了。这个怪物是獍(jìng),獍能够开口说话,对秦王说抓住一对龙凤胎的小孩子,秦王能够称霸,秦王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于是让手下人去抓龙凤胎,结果两个小孩子化作神鸡,一个飞到东南,一个落在山上成了石鸡。
![]()
- 玄宗更名说
是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难到陈仓,被叛军围在鸡峰山下,正当要被叛军活捉时,突然有两只山鸡从山上飞下来,来到唐玄宗面前,示意要为大家带路。唐玄宗一行跟在两只山鸡后面,最终来到了鸡峰山顶的一个破庙里。说来也怪,山下的叛军明明知道唐玄宗就躲在山里,却怎么也找不到上山的路,又加上突然天降冰雹,打得叛军纷纷溃退。雨过天晴后,大家找那两只带路的山鸡,却怎么也找不到,只找到了屹立于峰顶的石鸡。唐玄宗便对着石鸡拜了拜,并将陈仓改名为宝鸡,以此来感谢山鸡的救命之恩。
![]()
- 肃宗更名说
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继位,觉得有必要改一改各个地方的地名,来缓解一下因战乱带来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可以调整一下大唐的气运。恰逢此时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十余里。闻神鸡鸣叫,唐军节节胜利,叛军一蹶不振。肃宗认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乃是吉祥之兆,且鸡有文、武、勇、仁、信五种德行,遂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