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文 /林鸿东
由于在厦门同安、漳州长泰与泉州安溪等地,陆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盘古信仰文化遗存,笔者逐渐意识到:在戴云山脉南麓的山地区域,很可能存在一个较为发达的“盘古文化区”。
这个潜在的“盘古文化区”范围究竟有多大?是否覆盖了整个“环戴云山文化圈”?甚至更为开阔?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盘古信仰是笔者在闽地乡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福建,盘古不仅是众所周知的创世之神,也不仅限于畲族所供奉的祖先神——在部分地区,盘古还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神格,即“猎王神”。
10月8日,承蒙厦门知名藏书家张云良先生提供线索,笔者得知在泉州安溪县官桥镇石岩村尚存一处盘古信仰遗存,名为“盘古宫”,亦称“石湖磊进殿”。殿中所供奉的盘古帝王是否兼具猎神神格,目前尚不明确。从张云良先生提供的照片来看,神案上共供奉两尊盘古像,一尊手持“盘古帝王印”,另一尊则呈“三头六臂”之相。这应即民间所称的“盘古文相”与“盘古武相”。
近日,另有读者提供了安溪大坪福美村南山社的盘古神像照片。令人惊奇的是,该神像竟为“三头八臂八腿”的造型,此类形态笔者尚属首次见到。
一般而言,盘古神像多以手持斧、凿的造型出现。而戴云山脉南麓的盘古造像,显然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同安与长泰的盘古像多持剑、持螺、掐诀;安溪的盘古像则常见持印,或呈现“多头多臂”的复杂形态。
“多头多臂”造型的出现,或许与佛教密宗在闽南地区的传播有所关联。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