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攻击-11无人机部署到高原机场,让印度军方大吃一惊:不得不加快采购美制无人机的步伐,无形之中降低了印度企图国产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战略企图!同时,也让印度军队装备采购费用倾斜到应对无人机方面,对其他空军、海洋武器的采购、服役造成压力;
![]()
目前,076级两栖攻击舰移除电弹发射器的“被子”,可能进行了电磁弹射试验:攻击-11无疑是076级的主战兵器—这样可以看出,攻击-11已经是三军通用兵器,兼顾高原、海洋等复杂环境需求,并通过模块化改进适配不同军种任务;
![]()
![]()
攻击-11采用飞翼式隐身布局,配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推测为WS-19改进型),优化进气道设计以适应低气压环境,在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机场可满负荷起降。机身复合材料占比超40%,耐低温性能提升30%,可在-40℃环境下稳定运行 ;海军版(攻击-11B)采用折叠机翼(翼展从14米缩至8米)和强化起落架,可搭载于福建舰电磁弹射器和076型两栖攻击舰。机腹增设着舰钩,采用纳米级防腐涂层,可承受盐雾环境下的长期部署;攻击11可通过更换模块化载荷舱,可在侦察吊舱、电子战模块、精确制导弹药间快速切换,满足空军纵深打击、海军反舰压制、陆军战术支援等需求 。
![]()
所以,攻击-11无人机具备三军通用的基础属性:攻击-11在西藏日喀则机场的部署(距中印边境仅140公里)具有三重意义: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仅0.001平方米,可突破印度S-400防空系统的探测范围(对隐身目标探测距离不足50公里),对新德里等战略目标构成直接威胁 ;它与无侦-7高空侦察机、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机组成“侦察-打击”网络,实现对边境地区的24小时监控,将印度陆军调动信息的获取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印度入侵中国领土的陆军装甲旅没有来得及展开,就会遭到中国无人机群铺天盖地的制导弹药攻击—这种技术代差优势让印度只能被动应对,战略和战术上处于劣势;
![]()
中国空军将攻击-11与歼-20S双座型测试协同战术:后者可通过量子加密数据链同时指挥4-6架攻击-11,形成“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突击”的作战闭环 。效果显著:可以形成对印度陆地S-400防空系统、“阵风”战斗机的压制打击;
![]()
不过,海军型的攻击-11B首先就要在材料上进行三防处理,然后根据电弹功率和两栖攻击舰的战术和战略应用进行配置:按照媒体估计,076型两栖攻击舰可搭载32架攻击-11B,构建“无人机蜂群+立体登陆”新模式。
![]()
海军用攻击-11成为反舰作战体系的关键节点:它们可挂载2枚“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射程超过600公里,配合空警-600预警机的目标指引,对航母打击群形成“发现即摧毁”能力;也可与歼-35舰载机构成“忠诚僚机”组合,攻击-11B前出至敌方防空圈外侦察,歼-35则在安全区域待机,通过数据链共享目标参数,实现分布式杀伤;
此外,攻击-11B 具备极强的电磁战压制和打击能力:它们携带鹰击-91反辐射导弹可在200公里外摧毁敌方宙斯盾雷达阵列,使敌区域防空能力下降80%;电子战型攻击-11B可释放电磁脉冲弹,单次任务覆盖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干扰敌方通信、导航和火控系统;
拥有模块化能力的攻击-11B在远洋侦察与持续威慑方面很适合:续航时间超40小时,作战半径1500公里,可在南海、西太平洋等区域执行常态化侦察任务,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实时跟踪;单机成本约3000万美元(仅为歼-35的1/3),可在高强度冲突中作为消耗品使用,同时保存有人舰载机实力;
![]()
海军型攻击-11B的设置与陆军型号略有不同:海军版配备WS-19涡扇发动机,推力达9吨,巡航速度0.8马赫,最大升限12000米,可在航母甲板滑跃起飞或电磁弹射;整合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光电/红外双波段侦察吊舱、激光制导模块,对海上移动目标的识别精度达0.5米 ;采用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指令传输延迟仅0.03秒,抗干扰能力比传统数据链提升10倍;
![]()
海军型攻击-11B内置弹舱总载弹量2吨,可灵活组合以下弹药:8枚FT-9小直径制导炸弹(CEP<5米)或2枚5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2枚鹰击-18(射程600公里)或4枚鹰击-9(射程50公里);1个YJKG-18电子战吊舱或1000枚小型电磁脉冲弹;最新改型加装集群控制模块,可同时指挥200架CH-817微型无人机,形成“母机-子机”协同打击网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攻击-11B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的突破性设计:电子战吊舱集成噪声干扰、欺骗干扰、反辐射攻击三种模式,可同时压制16个雷达目标;搭载的“天智”AI系统可实时分析敌方电磁频谱特征,自动生成最优干扰策略,反应速度比人工操作快400倍;通过模拟F-35战斗机的雷达信号,诱使敌方防空系统误判目标,消耗其拦截弹储备;
![]()
攻击-11的三军通用化标志着中国在诸多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作为全球首款服役的舰载隐身攻击无人机,其技术成熟度超过美国X-47B(仅完成测试未部署)和MQ-25(仅能加油);它与歼-20S的协同战术已进入高原和海上实战验证阶段,形成对美俄的“代差优势” ;通过空警-600、歼-35、攻击-11B的无缝配合,构建起覆盖侦察、干扰、打击的完整作战链路,使中国海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范围前推至第二岛链;
![]()
随着攻击-11的AI算法优化和量子通信技术普及,其集群规模和作战效能将进一步提升,推动现代战争形态向“智能化、无人化”加速演进;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