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汉服少年同场展才艺,各种非遗项目在中学生们的展示下焕发出新的活力。10月24日,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举行以“科技赋能非遗 青春传承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中学生们穿越古今,用青春脉搏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
![]()
![]()
国旗方阵、校旗方阵、会旗方阵、红旗方阵……中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青年学子的气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会的会旗以南京非遗云锦为核心元素,采用朱红、宝蓝、明黄等经典配色,通过像素化处理重构祥云纹样与数字“23”,既保留非遗的视觉基因,又通过色彩渐变模拟科技感的光影效果,同时融入电路纹理,以蓝紫渐变呼应科技创新主题。会旗整体造型像一个王冠,寓意运动员要勇争冠军。
![]()
![]()
![]()
![]()
各学部管理团队的老师们,以最好的状态引领学部方阵出场。初一1、2、3、4、21班作为学生方阵率先出场,他们舞动非遗彩带龙,用灵动的身姿,让彩带化作江河,丈量天地的辽阔。初一5、6、7、8、22班的同学们,手中开合一柄柄太极功夫扇,既是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绽放青春力量。初一9、10、11、12班带来威风锣鼓方阵!非遗威风锣鼓震天撼地,大鼓齐鸣,红绸翻飞间尽显黄河儿女的豪迈气魄;无人机凌空列阵。古老的祭祀乐舞与智能科技完美共振。初一 13、14、15、16班的太平鼓方阵踏鼓而来!这门承载千年祈愿的非遗技艺有了新模样。——鼓面印着芯片纹路,红底金星缀着科技脉络,恰是文化根脉与强国力量的相拥。初一17、18、19、20班组成“星河秧歌”方阵,百余名学子身着传统秧歌彩装,手持艳红绸扇与灵动的手绢花,与航天方阵并肩前行。彩绸翻飞间,银白宇航服与传统红衣相映生辉。火箭模型引领着古老秧歌奔向星辰大海。初二年级方阵将传统的竹竿与现代的节拍完美融合。初三年级代表方阵的同学们身披剪纸纹样的华服,携着黄土高原的雄风,演绎“非遗元年”的活力篇章。
![]()
![]()
![]()
![]()
高一2、3、6、7班的同学们带来武术与科技方阵。前方队伍手持功夫扇,开合起落间,如白鹤亮翅,刚柔并济,展现着中华武术的千年风骨。后方队伍舞动功夫旗,猎猎生风,似数据奔流,象征着时代脉搏。高一1、4、5、8班的学子们,以国粹京剧为魂,携《穆桂英挂帅》的英气与《大闹天宫》的豪情,踏响青春的鼓点,绽放少年的锋芒!高二年级带来“数字蹴鞠”方阵。少年们身姿间流转着汉唐雅韵,双手起落间传承着两宋遗风。高三年级“年画”方阵,如锦鲤般蓄势待发,即将在青春的画卷上跃出最辉煌的龙门。他们以科技为笔,为千年年画注入鲜活生命。
![]()
国际部高一1、2、3、4、5班带来“牵丝风华”方阵!少年们从东方木偶戏中汲取灵感,身形律动间,既有传统法度,更见青春不羁。国际部高一6、7、8、9、10、11班带来汉服方阵。他们衣袂翩跹,演绎华夏千年风雅。国际部高二年级方阵的同学们手执锦绣风筝,线牵千年非遗。一针一线,绣出文化自信;一牵一引,放飞未来梦想。让风筝携刺绣,与世界共舞!
金陵河西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仇巧芳致辞。她盛赞14个方阵的精彩表演,让人目不暇接。金陵河西学校一直非常注重传统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小学部的扎染课程让传统技艺在织物上绽放光彩;初中部的剪纸课程以一刀一剪勾勒非遗韵味;高中部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中药主题先修课程,让古老医药智慧与现代科学对话;国际部与南京大学共同开展古籍修复课程。此次运动会让这一份传承与创新走出课堂,让文化表达借助青春之力活起来、动起来。初三(20)班黄显赫同学代表运动员宣誓,高二(1)班费佳文同学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金陵河西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穆耕森宣布运动会开幕。
![]()
随后,初中部啦啦操表演队如绚烂的彩虹般昂扬而来。这支队伍底蕴深厚,在全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赛事中屡夺桂冠,在校运会与校本课程舞台赢得满堂喝彩。队员们身姿灵动,舞步轻盈,笑容如暖阳般灿烂,将运动快乐与激情化作暖流传递,为赛场增添活力与色彩。11月,他们将征战全省,全市,乃至全国比赛。在啦啦操表演队精彩的表演之后,展开一天充满活力的比赛。
通讯员 糜梦逸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黄艳/文 施向辉/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