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记者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日前省自然资源厅完成全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评选,西安、咸阳、汉中、安康、延安、榆林等6市的10个典型案例从全省46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陕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践的标杆样本,为全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
榆林市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让开采后的矿区又恢复了茂密的植被
此次评选出的10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榆林市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践行“两山两化”案例;浐灞湿地修复打造城市“生态绿芯”案例;长安区盘活闲置资产推动生态和谐文旅发展案例;长安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促进生态恢复案例;周至县沙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与综合开发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案例;三原县创新司法碳汇模式守护自然资源资产安全案例;延川县枣芽茶产业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汉台区打出耕作层保护“组合拳”守好粮食安全“压舱石”案例;白河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产业化案例;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产品转化案例。
![]()
周至县沙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显著
据了解,陕西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聚焦自然资源“本底”保护利用,生动实践了具有自然资源领域特征的“资源保护—优势转化—价值实现”的完整闭环。此次评选出的典型案例共分4类模式,其中:实施修复整合优化生态功能模式,如长安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促进生态恢复案例,改善湿地144.46公顷;通过资产整合使用提升价值模式,如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产品转化案例,将闲置农房、林地转化为旅游资产,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破100万元;通过文旅植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如长安区盘活闲置资产推动生态和谐文旅发展案例,盘活闲置农房培育民宿120户,年营收超2000万元;通过特色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模式,如白河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产业化案例,发展“梯彩天宝”农旅品牌,村民人均纯收入从3268元增至17069元。
![]()
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风景宜人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评选遵循“模式差异、路径清晰、成效显著”原则,系统总结提炼自然资源系统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陕西在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积极探索。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组织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借鉴典型案例先进经验,指导各地创新探索,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走深走实,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群众新闻记者 沈谦)
来源:群众新闻客户端
编辑 强小强 校对 拓智慧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