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宋希濂为何不如杜聿明受信任?两点原因不容忽视,老蒋对他有戒心

0
分享至

国民党军队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能打仗的将领,宋希濂和杜聿明的命运却天差地别。

宋希濂24岁就当上副师长,34岁坐上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这履历放到哪儿都够让人羡慕的。

杜聿明虽然也是一路升迁,但论起步速度,还真比不上宋希濂。



奇怪的是,蒋介石对杜聿明那是信任有加,有大仗就派他去打,活脱脱一个救火队长。

宋希濂呢?被晾在一边好几年,手里的兵权说收就收。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1932年的淞沪抗战,宋希濂还是87师261旅的旅长。

那场仗打得相当惨烈,日本人来势汹汹,国军守得异常艰难。

庙行这个地方,成了双方拉锯的焦点。

宋希濂带着部队跟日军死磕,阵地丢了就夺回来,夺回来又被打下去,就这么反反复复。

那些日子里,炮声昼夜不停,空气里全是硝烟和血腥味。

这一仗让宋希濂在军中的名声彻底打响。

张治中看中了这个能打硬仗的年轻人,直接向蒋介石推荐,让他当87师的副师长。

这一年宋希濂才24岁,在那个年代,这个年纪能坐上副师长的位置,简直就是火箭提拔。

蒋介石当时确实需要能打仗的人,看宋希濂表现不错,也就批准了。

年轻有为本来是好事,可在国民党那套体系里,升得太快不见得是福气。

军队里论资排辈的规矩根深蒂固,宋希濂这一下子就越过了好几级台阶,自然招来不少眼红的目光。



更关键的是,蒋介石这个人心思深沉,手下将领升迁太猛,他反倒要掂量掂量了。

1944年9月,宋希濂指挥第十一集团军在龙陵跟日军打得热火朝天。

这场仗的战略意义相当重大,关系到滇西战场的整个局势。

宋希濂在前线指挥作战,战况瞬息万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

战事胶着的时候,下面的军官向重庆发了捷报,说拿下了某个要点。

蒋介石在重庆收到电报,心里那个高兴啊,马上传令嘉奖。

结果没过多久,前方又来消息,说之前报的战果有误,实际情况没那么乐观。



这下子可把蒋介石惹火了,当着一帮军政大员的面被打脸,脸色能好看吗?他觉得这事儿就是宋希濂统帅不力,没管好下面的人,说到底就是工作不到位。

蒋介石的脾气上来了,一道命令把宋希濂的总司令职务给撤了,让黄杰接手第十一集团军。

宋希濂从战场上被调下来,送去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

听着是去学习深造,实际上就是夺了兵权,让他靠边站。

这一撤,宋希濂从军中炙手可热的集团军总司令,变成了没有实权的"学员"。

这件事对宋希濂的打击相当大。

他在前线拼死拼活指挥打仗,因为下属一个失误,就被剥夺了指挥权。

军人最看重的就是带兵打仗,没了部队,就像老虎没了爪牙。

宋希濂心里那个憋屈劲儿,可想而知。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风云变幻,正是用人之际。

蒋介石却把宋希濂派到新疆,让他去当中央军校迪化分校的主任。

新疆那地方,偏远得很,离权力中心十万八千里。

宋希濂一看这任命,心里就不乐意,觉得这明摆着是把他发配边疆。

他直接拒绝了这个任命,跟蒋介石闹起了矛盾。

蒋介石一看宋希濂不服从命令,火气也上来了,干脆勒令他回家反省。



宋希濂索性破罐破摔,准备在重庆种菜务农,彻底退出军界。

一个34岁就当上集团军总司令的人,居然要回家种地,这事儿传出去都让人唏嘘。

后来还是老上司张治中出面调和,替宋希濂求情。

张治中要去新疆当行营主任,就把宋希濂带上,让他当参谋长兼警备司令。

宋希濂看在张治中的面子上,才答应去新疆。

这一去就是三年,从1945年一直待到1948年8月。

三年时间里,宋希濂远离国内军事政治的核心舞台,在西北边陲打发日子。

同一时期的杜聿明在干什么?他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手握重兵,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事务。

东北那地方战略位置多重要,蒋介石把这么关键的位置交给杜聿明,可见信任程度。

杜聿明在东北呼风唤雨,宋希濂在新疆数星星,这对比太明显了。

1948年8月,宋希濂终于从新疆回来,被任命为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这头衔听着挺唬人,副总司令加兵团司令,好像又回到权力核心了。

实际情况呢?第十四兵团就是个空壳子,手下连基本的作战部队都凑不齐,完全就是个摆设。

蒋介石还打算过让宋希濂去徐州剿总当副总司令,结果杜聿明从东北回来,这个位置就给了杜聿明。

宋希濂又一次成了备选方案,关键时刻还是靠不上。



这种感觉就像是,老板嘴上说重用你,实际上重要的事儿从来不让你插手。

到了1949年,宋希濂被派到西南,担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手下有十几万部队。

看起来这回是真给了实权,指挥这么多军队,应该能大展拳脚了吧?实际情况又让人失望。

蒋介石在暗地里做了手脚,宋希濂手下的各个军长,都有直接联系蒋介石的电台密码。

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这些军长名义上归宋希濂指挥,实际上随时可以越过他直接向蒋介石汇报,甚至接受蒋介石的直接命令。

宋希濂这个司令官当得憋屈,表面上是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实际上就是个传声筒。

部队指挥不动,命令下不去,遇到关键决策,下面的人还要看蒋介石的脸色。

川东战事失利后,宋希濂在大渡河畔被解放军包围,最终被俘。



这事儿传到台湾,蒋介石还专门下了命令,限制使用宋希濂系统里那些逃到台湾的军官。

这态度已经说明一切了,到最后蒋介石对宋希濂都没放下戒心。

宋希濂的遭遇不是个例。

关麟征也是黄埔出身,能打硬仗,抗战时期当过集团军总司令。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把他调去云南当警备司令,名义上还是指挥部队,实际上职位降了一大截。

集团军总司令管几个军,警备司令就管一个地方的驻军,权力范围小了很多。



王耀武的情况也差不多。

抗战后给了他不少职务,头衔倒是挺多,实际兵权却受到限制。

蒋介石一方面要用这些能打仗的将领,一方面又怕他们手里的军队太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种矛盾心理,导致他对很多高级将领都留一手。

反观胡宗南、陈诚这些人,蒋介石对他们就放心多了。

胡宗南在西北经营多年,部队越做越大,蒋介石从来不担心。



陈诚在军中的势力也很庞大,一样得到蒋介石的全力支持。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是蒋介石的核心圈子,忠诚度经过反复检验,不管手里兵力多大,都不会反他。

蒋介石用人有个特点,特别看重出身和关系。

浙江人在他的体系里占据绝对优势,黄埔系里浙江籍的将领,往往更容易得到信任和重用。

宋希濂是湖南人,虽然也是黄埔一期,资历够老,能力也不差,可他不是浙江人,这就注定进不了最核心的圈子。

杜聿明是陕西人,按理说也不是浙江人,为什么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关键在于他的服从性特别好。



蒋介石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

打仗的时候冲在前面,打输了也不找借口,这种态度让蒋介石很满意。

杜聿明知道怎么在蒋介石面前表现自己,既显示能力,又不让老板感到威胁。

宋希濂就不太一样了。

他性格比较直,看不惯的事儿会直说,让他去新疆他能直接拒绝,这在蒋介石看来就是不够听话。

军队讲究服从命令,将领太有主见,反倒不是好事。

蒋介石需要的是能打仗的工具,不是有独立思想的统帅。

34岁当上集团军总司令,这个速度快得惊人。

在国民党军队体系里,到这个级别的人,通常都要四十多岁甚至五十岁。



宋希濂提前了十几年达到这个高度,蒋介石能不起疑心吗?他担心宋希濂树大根深,将来尾大不掉,到时候不好控制。

蒋介石搞平衡是一绝。

他会提拔能干的人,但绝不会让某个人独大。

宋希濂升得太快,就必须给他降降温,不能让他的势力继续膨胀。

龙陵那次虚报军情,说白了就是个借口,蒋介石正好借题发挥,把宋希濂的兵权收回来。

要是蒋介石真想护着他,一句话就能把事儿压下去,何至于撤职?

从新疆回来后的那些安排,也都是做样子。

给你个副总司令的头衔,实际上不给兵,不给权,就让你挂个名。

这招蒋介石用得很熟练,对那些他不太放心又不能完全弃用的将领,就用这种办法。



表面上看起来还在重用,实际上已经被边缘化了。

宋希濂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他确实能打仗,也没背叛过蒋介石,可就是得不到真正的信任。

根子还是在蒋介石的用人逻辑上,忠诚度永远排在能力前面,出身背景比战功更重要。

你再能打,不是核心圈子的人,关键时刻还是不能放心。

杜聿明的成功,不光是因为他能打仗,更因为他懂得怎么在这套体系里生存。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话该说,什么事儿不该碰。

这种政治智慧,比纯粹的军事才能更值钱。



宋希濂虽然也是黄埔出身,可他更像个单纯的军人,只想着怎么打好仗,没想过那些弯弯绕绕。

蒋介石对宋希濂的态度,从始至终都透着戒备。

年轻时提拔得快,不是真心赏识,而是抗战需要人。

仗打完了,威胁就显现出来了,自然要压一压。

杜聿明能一直得宠,靠的不只是能力,更是对主子的绝对服从和政治上的机灵。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那个时代的国民党军队里,能不能往上爬,本事只占一部分,站对队伍、摆正位置才是关键。

宋希濂的遭遇不是偶然,是那套体系的必然结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高铁上要求让座后续!被拒绝后辱骂,年轻人反击,12306回应

男子高铁上要求让座后续!被拒绝后辱骂,年轻人反击,12306回应

鋭娱之乐
2025-11-06 00:45:03
“感谢他?”——阿什拉夫重伤,拜仁球员轻率玩笑惹巴黎愤怒

“感谢他?”——阿什拉夫重伤,拜仁球员轻率玩笑惹巴黎愤怒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5 23:07:13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神奇故事
2025-11-04 22:03:24
别再乱吃了!华人常吃的保健品被曝或“助癌生长”!补得太勤反而害了自己...

别再乱吃了!华人常吃的保健品被曝或“助癌生长”!补得太勤反而害了自己...

最英国
2025-11-05 19:05:18
60亿日本动画内地定档,评分8.8,中国观众将助其超越《哪吒2》

60亿日本动画内地定档,评分8.8,中国观众将助其超越《哪吒2》

影视高原说
2025-11-03 18:56:47
王子奇拒吻戏,打了谁的脸?

王子奇拒吻戏,打了谁的脸?

孟一宜
2025-11-05 15:30:38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4 12:16:13
演员祝新运:凭借潘冬子火遍全国,却娶了离异还大3岁的妻子

演员祝新运:凭借潘冬子火遍全国,却娶了离异还大3岁的妻子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5 13:55:47
1979年越南战败后,黎笋要求中国边线北移100公里,杨得志:打!

1979年越南战败后,黎笋要求中国边线北移100公里,杨得志:打!

小影的娱乐
2025-10-24 08:04:06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萌神木木
2025-11-05 22:10:00
湖北县域高铁站掀起“规模竞赛”,7大站点规格直逼地级市

湖北县域高铁站掀起“规模竞赛”,7大站点规格直逼地级市

观察眼看世界
2025-11-05 19:30:03
稳定币,东方崛起的另一个拦路虎!

稳定币,东方崛起的另一个拦路虎!

犀利辣椒
2025-11-05 23:02:48
挪威历史性暂停主权财富基金道德准则 允许其保留所投美科技巨头股份

挪威历史性暂停主权财富基金道德准则 允许其保留所投美科技巨头股份

财联社
2025-11-05 18:30:06
斯诺克国锦赛:8强落位,11月6日赛程出炉,赵心童、吴宜泽冲4强

斯诺克国锦赛:8强落位,11月6日赛程出炉,赵心童、吴宜泽冲4强

越岭寻踪
2025-11-06 00:57:45
中金大瓜,易晨阳从业资格被取消...

中金大瓜,易晨阳从业资格被取消...

金石随笔
2025-11-06 00:10:31
80岁大妈的明智养老:不雇保姆不去养老院,而是花钱请儿媳养老

80岁大妈的明智养老:不雇保姆不去养老院,而是花钱请儿媳养老

热心柚子姐姐
2025-11-05 08:32:37
迟迟等不到中方供货后,安世荷兰将负100%全责,商务部宣布大结局

迟迟等不到中方供货后,安世荷兰将负100%全责,商务部宣布大结局

青途历史
2025-11-06 00:57:14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四月十九
2024-09-03 17:10:30
14天11板!000592,又双叒叕提示风险……

14天11板!000592,又双叒叕提示风险……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5 23:30:54
2025-11-06 09:15:00
阿鄖田间生活
阿鄖田间生活
关注我,每天为你带来科技生活小趣事。
1321文章数 2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旅游
教育
游戏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黑龙江将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破万亿

教育要闻

83岁还在学英语?ta们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晨报|《胡闹厨房》改编真人秀 暴雪嘉年华即将开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