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心慌、手抖、出冷汗”不只是饿!
整理:叶子
作为一名医学生或临床医务工作者,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一位糖尿病患者突然面色苍白、浑身冷汗、行为怪异;或者一位患者突然晕倒,主诉“心慌、无力”......
你的第一反应是心脏问题还是血糖问题?今天小界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刘军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
![]()
一、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准确识别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是成功处理的第一步。
▌1.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预警信号)
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通常发生在血糖轻度下降时:
交感神经兴奋:心悸、手抖、焦虑、出汗、饥饿感。
胆碱能症状:出汗、饥饿感、感觉异常。
▌2.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危险信号)
当血糖持续下降或更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出现功能障碍,这是真正危险的开始。
轻度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视物模糊、步态不稳。
精神行为异常:言行怪异、烦躁易怒、有攻击性。
严重神经功能损害:意识模糊、嗜睡、癫痫发作、昏迷。
注意点:长期糖尿病患者或者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可能出现“无知觉性低血糖”,即自主神经预警信号减弱或消失,患者直接进入神经性低血糖阶段,危险性极高。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Whipple三联征)
这是诊断低血糖的“金标准”,必须牢记:
低血糖症状。
发作时血糖浓度降低。(非糖尿病患者<2.8mmol/L;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9mmol/L)。
供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我们已经清晰,那么我们怎么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呢?识别确认了低血糖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医生站APP,搜索《内分泌急症的识别与处理》,你将得到教授的专业解答与总结,更有临床经验分享和大量名院病例配合免费学习哦!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