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部队的番号,是非常严谨的,一般来说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同的数字番号。但在解放战争后期,有三个月时间里,人民军队拥有两支“38军”,并且都是正规军。这是怎么回事呢?
![]()
第一支38军,多数读者都非常了解,就是诞生于黑土地的原东野第一纵队,1948年11月改番号为38军。这是我军历史上最强的顶级王牌军之一,主要基干为红军时期彭总领导的红三军团,队伍底子十分扎实。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该军因第二次战役长途奔袭的优异表现,被赞誉为“万岁军”,这个绰号在军史上名气很大。
而解放战争期间,部队的军事主官,多数时间为开国上将李天佑。李天佑也是四野38军的首任军长,到49年5月时,原47军军长梁兴初改任38军军长,而李天佑升任四野第13兵团副司令员。38军战功赫赫,涌现出无数名将,其地位无需赘言了。
![]()
那另一支“38军”,是什么部队呢?为何跟四野的38军并存了一段时间?
原来在1946年9月,结合解放战争形势和统战需要,军委决定建立“西北民主联军38军”,军长为起义将领孔从洲,后来孔从洲和抗美援朝“万岁军”军长梁兴初一样,都在1955年被评为开国中将。
![]()
既然任用有起义背景的孔从洲当军长,显然这支38军,属于典型的国民党起义部队。不同的是,38军意义非常重大:当时尚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占据兵力优势,能够毅然决然加入我方阵营,为人民而战,起义官兵的革命觉悟很难得,队伍含金量也高。客观上,部队起义也跟蒋某人排除异己、搞派系争斗直接相关。
![]()
有意思的是,按照解放战争初期的我军编成习惯,通常军级部队被编为“纵队”,比如东北38军的早期番号,就是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东北野战军一纵;然而孔从洲的38军,却保留了旧番号,仍称为“38军”,这主要是出于统战目的,跟部队历史相呼应,起到示范作用。
起义部队38军,重组后长时间受到我军名将陈赓领导。47年陈谢大军在豫西作战,包含的主要部队,就是晋冀鲁豫4纵、9纵和孔从洲的38军。这支38军是陈谢集团的重要力量,参加过大小200多次战斗,累计歼敌1.5万人,表现不俗。
![]()
48年11月李天佑的38军建立后,人民军队便同时拥有两支“38军”了,都是正规军,这个现象还是比较奇特的。直到1949年2月二野大军整编时,结合全国战局发展,组织决定撤销西北民主联军38军的番号,原部队被编入二野13军、15军和19军,大部分官兵仍然受到老首长陈赓的领导,参加南下作战。
![]()
这便是军史上,两个38军番号并存的原因。虽然同时存在了3个月,但因各自所在战区较远,他们没直接配合作战过。起义军38军的实力和名气,未必像“万岁军”38军那样突出,却也有着不能抹杀的贡献和意义。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