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款中药通过FDA审批,尽管有的中药企业已经努力了几十年。
最近一个例子是复方丹参滴丸,有资料显示其进入或启动了美国FDA的三期试验,但没有传出它已完成并获FDA批准的消息。主要原因还是不外乎那三个:对比安慰剂未能显示显著性获益,作用机制说不清楚,安全性证据不足。
中药支持者认为中药无须去通过FDA,明明在国内有庞大的市场,有无数忠实用户,何必跑到大洋彼岸去受罪呢?
但现实是,FDA的批准,是世界医药行业的最高通行证。
![]()
这与哪个国家的标准无关,在医药界,FDA代表的不是一个国家的标准,而是全球标准的象征。只要能拿到FDA的认证,就意味着这款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控制、临床数据,都经过了最严格、最透明的检验。
对中药来说,这不只是一个市场问题,更是一个身份问题。
必须承认,中药在世界各地有实质性的国际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药在这些国家可以进入医院主流处方、纳入医保、由主流医学完全支持。它的功效和机制的科学证据仍被质疑:国际上对中药的认可在很大程度基于其文化价值、补充疗法功能或辅助医疗模式,而不是像西药那样严格通过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明确机制、注册审批的流程。
特别是在美国、欧洲,中药存在更多的结构性障碍需要突破。如果中药想要真正得到世界医药界认可,并成功走出去,那就必须通过科学的体系来验证自己,也就必须通过FDA。否则,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中药永远只是“草本补充剂”——一种类似保健品的存在,不能宣称治疗效果,也不能进入主流医院。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中药企业前赴后继地去挑战FDA。他们不光是想打开市场,更是想让全世界承认:中医药不仅有文化价值,也有科学价值。
可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中药的逻辑现代医学并不认可。阴阳是什么,五行是什么,平衡又是什么?
FDA的评审逻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产物,它要求药物可量化、可重复、可验证。换句话说,一种药想获批,就必须明确告诉审查员三件事:
你里面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它通过什么机制起作用;
在大样本人群中,它的效果显著优于安慰剂。
这三条,是现代药学的铁律。
所以,哪怕复方丹参滴丸再努力,它依然卡在那三道关上。
那么未来,中药还有希望通过FDA吗?如果没有改变,我想这是很难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