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吏的终极梦想就是“入品”,因为一旦有了品级,就意味着收入的直线上升。
自秦汉开始就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官儿越大俸禄越高,尤其对于清官来说这些很重要。明代海瑞当七品知县的时候,年薪只有27两银子,母亲过寿才敢买一次肉,这确实有点苛刻了。
要说古代官员工资最高的时期,那毫无疑问还得是宋朝。
![]()
包公画像
根据《嘉祐禄令》等史料的数据,北宋时期的宰相和枢密使等一品大员,月薪高达300至400贯,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6倍。
以当时400文一石(约100斤)粮食为参考,按每斤普通大米3元人民币计算,一石粮食的总价值为300元人民币。
那么,一文钱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0.75元人民币。仅作参考,现实购买力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那么一品大员光算工资,月薪就相当于22.5万至30万元人民币(按一贯等于1000文)。
![]()
经典剧照
事实上,一品官职很少有活着的,大部分都是死后追封(如“太师”等)。
而著名的清官包拯,在职期间从未当过一品官,但职权范围和影响力确实远超一般人,他的工资也最具代表性。
包大人一路当过知谏院(正五品)、三司户部副使(从四品)、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虚衔)等。
以及最重要的枢密副使(正二品)。他没有当过开封府尹,而是“权知开封府事”(从四品)。因为府尹只能是皇储或亲王兼任,虽然包大人才是真正管事的。
在担任枢密副使期间,包大人身兼多职工资达到巅峰,年薪高达20856贯。
![]()
陕西华县的北宋铜钱窖藏
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陕西华县在2010年的时候,出土了一批北宋铜钱窖藏,总重量超过4吨,在当时是个很大的发现了。
而包拯的工资,以宋仁宗时期“嘉祐通宝”为例,一枚大多都是3~4克左右,就拿最低标准的3克来算。“省陌”这种制度就不算了,主要让大家简单易懂。
20856贯乘以一贯1000文,那就是2085.6万文,再乘以3!总重量算下来是62568公斤,四舍五入约62.6吨。
看懂了吧?包拯一个人的年薪,就能堆满15个左右这样的窖藏!
再按照上面一文钱等于0.75元来算,那就是年薪1564多万人民币。
![]()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还只是纯工资收入,朝廷还有各种福利补贴。比如换季服装、绢、绵、禄米等个人补贴,以及为家属提供的衣服、粮食、茶叶、酒、炭,甚至马料。
宋朝后来还设立了 “祠禄之制” ,官员可以享受定期疗养,所有费用均由朝廷承担。
而民间的物价除了米,一匹绢约为一贯左右,盐每斤50~70文,茶每斤约六七十文,猪肉每斤约为120文。
吃喝用度方面完全花不完,甚至不用花钱!那买房呢?
![]()
德基艺术博物馆藏《仿宋院本金陵图》
宋真宗咸平年间,宰相向敏中花费5000贯钱,买了京城前任宰相的一栋豪宅。
房价在京城就是高,包拯还亲自判过一个案子,这段出自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开封富商刘保衡因承包官营酒场经营不善,欠下官府1000贯巨债。
为还债,他将自家一处豪宅作价1000贯贱卖。其姑母随后告上开封府,指控侄子并非刘家亲生子孙,无权变卖祖产。
经包拯审理后查证属实,判决卖房契约作废。随后他又查到房产买家竟指向三司使张方平。于是包拯弹劾张方平利用职权胁迫贱买房产,让这位朝廷大员被贬官外放。
所以5000贯应该就是当时最顶级的房子,占地按亩算的那种!但按照包拯的收入水平,他一年能买4套。
哪怕剩下的零头,还能买到那种数百贯的普通民房,估计他也看不上。
![]()
很喜欢这个老剧
综上所述,包拯的真实收入,放在今天已经是妥妥的财富自由。且“实权”非常大,很多福利是没办法用钱来计算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都成了他刚正不阿最坚实的底气。他能在各种诱惑当中坚守本心,为民请命,属实令人敬佩。
但包青天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否则他怎么会流芳千古呢?
因为在仁宗年间,国库年入1.3亿贯就已经没有丝毫结余,可见有多少人在贪!后期更是证明宋代的“高薪养廉”失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