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而温馨的艺术作品捐赠仪式在黄盒子美术馆举行。美术馆团队与张晓东、杨克两位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艺术探索的足迹,展望以艺术共创连接大众、连接未来的新可能。
此次相聚,源于两份深厚的艺术情谊。此前,张晓东老师的“艺术多巴胺”展览与目前正在展出的杨克老师策展的“釉彩中国”2025全国陶瓷绘画邀请展,不仅为美术馆带来精彩的艺术呈现,更建立起美术馆与艺术家之间深厚的共鸣与连接。
![]()
|回顾:艺术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仪式伊始,通过大屏幕共同回顾了两个展览的精彩瞬间。从“艺术多巴胺”中艺术与大众互动的实践探索,到“釉彩中国”在陶瓷绘画领域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尝试,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艺术家的思考与美术馆团队的支持。
张晓东老师在分享中动情地表示,与黄盒子美术馆的合作是“刻骨铭心的一种情怀”。他回顾了从构思到布展近一年的筹备历程,认为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一次与时代、与社会建立连接的重要实践。“这次展览对我来说,才是一切的真正开始。”
杨克老师则用“22天创造奇迹”来形容“釉彩中国”展览的筹备。尽管时间紧迫,但在美术馆团队与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汇集了来自全国多位艺术家的陶瓷绘画作品,成为青岛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瓷画邀请展,展现了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无限可能。
![]()
![]()
|展望:艺术、生活与未来的融合
黄盒子美术馆代表惠总在致辞中表示,两位艺术家的展览不仅为美术馆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更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他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推动艺术与大众、尤其是与企业文化、生活方式的深度结合,让艺术真正融入日常。
张晓东老师强调,在当下环境中,艺术更应发挥其连接社会与精神世界的作用。“艺术家不仅是艺术从业者,更是艺术实验者。我们要寻找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这才是我们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
杨克老师则分享了对于艺术之“美”与“术”的理解,希望艺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美术馆这一平台,将美传递给更多人,让生活充满艺术的温度。
![]()
|捐赠:情谊与责任的新起点
仪式现场,两位艺术家分别向黄盒子美术馆捐赠了自己的代表作。这一行动不仅是对美术馆的认可,更象征着彼此合作的新起点。美术馆也向两位艺术家颁发了收藏证书,以表达对艺术家及作品的尊重与珍视。
![]()
《铁锅》 张晓东
79 ×110 cm
![]()
《万里长城》杨克
45 ×80 cm
此次捐赠不仅是作品的收藏,更是双方深厚情谊与共同愿景的见证。黄盒子美术馆将以此次捐赠为动力,继续推动艺术与大众、与产业、与城市的深度对话,探索艺术共创的更多可能性。
未来,黄盒子美术馆将继续秉持“艺术与生活融合”的理念,与艺术家、与公众一起,走向更开阔的艺术未来。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