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秋风起,许多市民发现自己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白天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全身乏力,不想动弹;到了夜晚,却反而难以入眠。这种“白天困倦、晚上清醒”的矛盾状态,正成为困扰秋冬健康的普遍问题。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一科徐义郈医生指出,这并非简单的“春困秋乏”,很可能是“阴虚”的表现。
“近期在门诊中,阴虚患者显著增多。”徐义郈表示,秋冬季节自然界阴气渐盛,人体津液易受环境影响而耗损。对本身阴液不足的人来说,这会加剧体内阴阳失衡,导致阴虚症状凸显。他提醒,秋冬持续乏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示阴液耗损、阴阳失调。
![]()
识其形 阴虚的典型表现
“秋冬季节,阴虚患者往往以乏力为主要表现。”徐义郈在接诊中发现,很多患者在春夏时节精力充沛,日常活动如爬楼、家务都轻松应对,入秋后却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上二楼便气喘吁吁,做点小事就疲惫不堪。“这种疲惫感休息后不易缓解,是阴液不足、脏腑失养所致。”
在中医理论中,阴代表人体内的津液、血液等精微物质,负责滋润和营养全身。阴液亏虚时,机体失去濡养,就会出现精神萎靡、昼困夜醒(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燥热感及阵发性盗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在秋冬尤为突出,因为外界阴气主导,人体阴分更易受损,若不加调理,可能发展为手脚发热、难以盖被等阴虚火旺的严重表现。
中医诊断阴虚强调整体辨证。临床实践中,徐义郈往往结合舌象、脉象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舌诊是重要的直观方法。正常情况下,舌头应该湿润有津液;而阴虚患者的舌头往往干燥少津,舌苔如豆腐渣或沙粒般粗糙,这是体内津液匮乏的直接证据。”徐义郈介绍。
此外,脉诊也是辅助辨识阴阳虚实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左手脉主阴血,右手脉主阳气。如果左手脉微弱细软,右手脉却充实有力,这种左右显著差异的脉象往往提示阴虚;而双手脉都弱,则可能属整体气血两虚。”徐义郈说,在舌象和脉象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就能准确辨识阴虚类型,“肺阴虚以干咳、乏力为主;肾阴虚则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究其因 阴虚的内在病机
阴虚的形成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秋冬干燥气候是主要外因,中医认为“燥邪伤阴”,外界阴气过盛会耗损人体阴液,尤其影响肺和肾的功能。内因则涉及年龄、性别和情绪调节:老年人因肾精自然衰退,易出现肾阴虚,常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女性情绪细腻,忧思悲伤易伤肺阴,更易患肺阴虚。此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嗜食辛辣等生活方式,也会加速阴液消耗。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有阴阳。在脏腑辨证中,肾阴虚最为常见。肾主水液代谢,若肾功能不稳,水分过度流失就会引发阴虚。肺阴虚次之,肺为“华盖”,因其位置最高,犹如脏腑的“保护伞”,主司全身津液的布散,若肺燥不润,全身失养,犹如久旱不雨之地,万物萎靡。
为此,治疗阴虚同样循“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个性化方案。徐义郈介绍,肺阴虚以干咳、口渴和乏力为特征,治疗宜滋阴润肺,以恢复肺的宣发功能;肾阴虚则侧重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需滋补肾阴……
徐义郈建议,市民在秋冬季节可多食梨、百合等润燥食物,配合太极拳、冥想等方式调和身心,“若症状明显,应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帮助,从根本调和阴阳,让身体在寒冷季节保持滋润与活力。”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