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篇(白话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些方士,有的把脑髓归为“脏”,有的把肠胃归为“脏”,有的又把它们归为“腑”。他们的说法互相矛盾,却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不懂其中的道理,想听听您的解释。
岐伯回答: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女性子宫),这六样东西是由“地气”(属阴,主生长收藏)生成的,都藏在身体内部,性质像大地一样沉静,所以只储存精气而不排泄,被称为“奇恒之府”(功能特殊、既像脏又像腑的器官)。
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样是由“天气”(属阳,主运动变化)生成的,性质像天空一样运转不息,所以只排泄糟粕而不储存精气,它们接收五脏代谢产生的浊气,被称为“传化之府”(负责传导、转化食物和糟粕的腑),这些器官里的内容物不能长时间停留,必须及时输送排泄。此外,肛门也是受五脏支配的器官,负责排出食物残渣,不能让糟粕在体内久留。
所谓“五脏”(心、肝、脾、肺、肾),其功能是储存精气而不排泄,所以它们是“满而不实”(精气充盈但不装满有形糟粕)。所谓“六腑”,其功能是传导转化食物糟粕而不储存精气,所以它们是“实而不满”(暂时装满食物或糟粕,但不会长久储存精气)。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食物从口中进入后,胃会暂时装满食物而肠道是空的;食物向下进入肠道后,肠道会暂时装满而胃又空了。所以说六腑是“实而不满”,五脏是“满而不实”。
黄帝问:为什么只有气口(手腕内侧的寸口脉,中医诊脉部位)能作为判断五脏功能的关键呢?
岐伯回答:胃是储存食物的“水谷之海”,也是六腑功能的根本来源。食物的五味进入口中,先储存在胃里,再转化为营养来滋养五脏之气。而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肺经与胃经相通,能接收胃运化的营养精气。因此,五脏六腑吸收的气味(营养精气的特性),都来自胃的运化,最终会通过气口的脉象表现出来。
就像五种气候(风、暑、湿、燥、寒)从鼻子吸入,会藏于心肺之中——如果心肺生病,鼻子就会不通畅。
总之,治疗疾病时,一定要观察患者下身的情况(如二便、下肢反应等,反映脏腑功能),诊察脉象,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结合病情综合判断。
对于迷信鬼神、不相信医学的人,无法和他谈论精深的医理;对于害怕针灸、砭石治疗的人,无法和他谈论精妙的治疗技巧;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病情肯定无法好转,即使强行治疗也不会有效果。
我可以帮你整理文中“奇恒之府”“传化之府”“五脏”的核心区别,用简单的对比形式呈现,方便你快速区分,需要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