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浙江之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七十五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硝烟之中,他们曾经历什么?又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浙江之声携手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共同推出《我的一生——永不褪色的峥嵘岁月》抗美援朝退役老兵故事特辑,讲述老兵们的峥嵘岁月,守护民族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抗美援朝老兵庞蔚琳口述:用浸染了菜油的纱布换药
如今我们熟悉的医院,是窗明几净、设备先进的模样。但在75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没有无菌纱布,没有足够的药品,连最普通的纱布都无比珍贵。医护人员不得不用最“土”的办法为战士们换药—— 菜油烧开,浇在纱布上,再用这个纱布换药,只为不让他们再多受一分撕扯之痛。
浙江之声记者和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宣讲员赵帅,在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的协助下,找到了这位“战地天使”,抗美援朝老兵庞蔚琳。
![]()
初心:刚毕业就奔赴前线
庞蔚琳,1932年9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50年作为护理人员随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基地医院担任护士,救治重伤员。1952年2月,抗美援朝期间申请参军入伍。现为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
![]()
照片中,这年轻的面庞就是抗美援朝老兵庞蔚琳。她一辈子都未曾离开医疗行业。鲐背之年的她,不仅思维敏捷,步履从容,更难得的是,当谈及当年奔赴战场的抉择,眼神里那份初心,依然如磐石般坚定。
“参加医疗队,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我们一直自愿去的,我们医务人员就是救死扶伤,脑子里没有这个‘怕’字。”
1950年,18岁的庞蔚琳,随着嘹亮的歌声,听从祖国的召唤,参加医疗队,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威武雄壮的战歌振荡起了广大青年保家卫国的激情。
![]()
“我们有爱国的热情。1952年,正好是抗美援朝高峰的时候,我们院里面有医疗队。我说,我们毕业了,我们也能参加。但是他们都不让我们去,因为刚毕业,我们年纪太小了。我说,我们绝对会做好,后来再请求,就让我去了。”
坚守:菜油纱布里的战地智慧
“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响彻列车,这个刚刚护校毕业的杭州姑娘不会想到,等待她的是山洞病房、菜油纱布,在南方从未经历过的天寒地冻和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
“朝鲜战场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三米一个洞,都是山。根据地形,防空洞里挖一个土炕,就是病房。一个山就是一个病房,病房是分散的,有高有低。我们是重伤二队,负责救治下肢伤的。”
庞蔚琳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基地医院的护士,负责救治重伤员。庞蔚琳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很艰苦。查房、治疗、巡视病人都得穿梭在山林中,夜间还得防备偷袭。纱布、药品都极为紧缺,为了让纱布在更换时不拉扯战士们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医护人员想出了土办法——制作“菜油纱布”。
“纱布上面用点菜油,把菜油烧开了,浇在纱布上,我们是这样给战士换药的。当时环境比较苦,这也是因地制宜。”
![]()
煮沸的菜油代替药膏,松枝伪装成手术室窗帘,洞外美军侦察机的轰鸣声与她的心跳共振。
“敌人的炸弹叫杀伤弹,就是在空中爆炸的,空中爆炸以后都是小沙子。给战士们换药,脸上都是小麻子点,嘴巴也出血,换药的时候不能动,一碰就疼,我们要把沙子挑出来。那时候换药真的很痛苦,没办法,不拿掉也不行,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很纠结的。”
铭记:生日那天的永恒离别
战场的危险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常说“九死一生”,但这四个字背后,是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战场上,从空中突然洒下的炸弹“雨”,到无声飞来的夺命子弹,老兵庞蔚琳至今都在感慨自己“命大”。
“敌人的炸弹是从空中爆炸的。有一次我们去开会,要走好几个田坎。我前面正好一个水沟,水沟还没跨过去,子弹就这么来了,我要是跨半步的话就中弹了,就差一步,所以我也逃过一劫。”
![]()
在残酷的战场上,生离死别是常态。一位年轻战友的牺牲,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庞蔚琳说,当时,我们都还来不及说最后一句话。
“一个叫林军强的浙江小男护士,快过生日了。在他过生日前,朝鲜的护士给他织了一个毛衣。织好以后,那天正好转伤员。他说,我穿个毛衣去转伤员,结果那天在路上遭遇敌机扫射,他坐在驾驶室里,就在生日那一天牺牲了,所以也很可惜。”
回忆起昔日牺牲的战友,庞奶奶无声地啜泣着,流着泪,喃喃地说:“他们看不到了......”
“我怀念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友们,他们长眠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
信念:无惧无悔和平万岁
经历过战争,才深知和平的分量。抗美援朝老兵庞蔚琳如今已年过九旬,回首七十五年前的烽火岁月,她不愿多谈战争的残酷与痛苦,也极少向家人提及。她更愿意回忆的,是那些闪烁着人性光亮的片段。
庞奶奶珍藏着一本相册,里面都是她在抗美援朝战场的留念,七十五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
在她的胸前,佩戴着朝鲜人民军纪念章,背面写着“和平万岁”。
“这是朝鲜人民军纪念章,后边还有一句朝鲜字,上面写的和平万岁,下面是一个和平鸽。”
![]()
所有苦难和伤痛,在抗美援朝老兵庞蔚琳口中都成了一段段平静而坦然的人生历程。每当谈起当年奔赴战场的初心,庞奶奶的目光依旧清澈而坚定——那份信念,从未因时光流转而褪色。
“我们头脑里没有‘怕’这个字,怕的话根本就不敢去了。”
![]()
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宣讲员赵帅动情地说:“救死扶伤是一位医生的天职,在庞奶奶的人生字典里,从未惧怕。她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曾有一群白衣天使,用最朴素的爱国之心,守护着最珍贵的生命。如今,庞奶奶已经93岁高龄,我们以敬畏之心走近这段历史,这场跨越七十五年的对话,是一次精神的传承,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山河锦绣,万家灯火。守护民族记忆,让英雄不被遗忘,让精神永续传承。”
![]()
《我的一生——永不褪色的峥嵘岁月》抗美援朝退役老兵故事特辑由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之声主办。特别鸣谢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市中医院、萧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协助拍摄。
长按识别「永不消逝的抗战记忆」小程序码,让烽火记忆,触手可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