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探店
,581
杭州的天冷得突然。
想吃点热乎乎东西的心思,是从降温的第一天就开始的。
于是搜到这家店的时候,想跑去的冲动几乎无法抵挡。
![]()
这家店的门头小小的,名字也拗口。如果不是附近的居民或者小和山的学生,估计很难发现它。
长寿鱼锅是店里的招牌。
从店名到老板,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贵州风味。
问过之后才知道,夫妇二人来自黔西南,一座叫做兴义的城市。而那里的人们习惯把黑鱼叫做长寿鱼。
![]()
说是鱼汤火锅,锅底却很丰富。
大骨、鸡肉、黑鱼尾,还有红枣、枸杞,锅还没开之前,我就能想象到这一口汤会有多鲜美。
![]()
和想象中的一样,喝一口汤,前调是肉香,中调能品出鱼和鸡的鲜,尾调则由各种香料收尾。
这层次,丰富到能写一首诗。
![]()
而和红油火锅不一样,能涮的蔬菜很多,荤菜就只有片得薄如蝉翼的黑鱼。
夹起一块鱼片,颤巍巍,用晶莹剔透来形容不为过。
![]()
鱼肉无骨无刺,方便我这样的懒人。
在翻滚的浓汤里摇晃四五下,原本平坦的鱼肉卷曲,变白,没了血丝,这就到了恰恰好的时候。
赶紧夹,蘸上店家用贵州辣椒自制的酱料。红油裹上鱼肉,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得吞口水。

也来不及管这蘸料辣是不辣,就急急忙忙往嘴里送。
鱼肉鲜嫩,在牙齿触碰到的瞬间就破开;鱼皮梗揪,有嚼劲但不费力。
再混合了蘸料的辛辣与油香,眉毛一下子就飞了起来。
![]()
吃着吃着,身体暖和了,心也跟着热起来。
不满足,于是问老板拿来菜单,又想尝尝其他的炒菜。
![]()
![]()
秋风起,贴秋膘才是要紧事。所以多吃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吧。
香芹炒牛干巴,位列所有特色菜的第一,自然是要点的。
牛干巴,就是腌制风干后的牛肉,一般取牛的后腿肉,有点像我们这的腊肉。
![]()
风味却和腊肉截然不同。
一片牛肉有半个手掌大,瘦肉部分脆、硬,肥肉则油香十足,嚼起来有丰盈的奶味。
![]()
和芹菜也是绝配。
扎实的肉香吃多了难免有些腻,芹菜的出现正好解了围。脆生生的让人想再吃一口。
![]()
酸笋炒肉片,听名字就知道是一道霸道的菜。
端上来时却没有想象中的冲鼻,只有凑近闻,才能感受到那股让人“又爱又恨”的味道。
![]()
笋片脆爽,酸度的加持下让胃口更加打开;肉片厚实、鲜嫩,用干辣椒点缀,吃两口就开始找米饭。
![]()
但我并没有着急让老板上白米饭,而是把目标盯紧了菜单上的怪噜饭。
![]()
这盘在贵州街头家喻户晓的饭不可谓不丰富。
里面有酸豆角、土豆、木耳丝......脆哨和佛手瓜绝对算得上点睛之笔,让本就出色的炒饭更增添脆爽的口感。
就这样的一勺饭下肚,无法想象我会变得多开朗。
![]()
配料虽多,米饭也没有失了色彩。
米粒紧实有嚼劲,油亮亮的颗颗分明,吃进嘴里像在跳舞。软的硬的食材配合着,共同完成这场华丽演出。

![]()
吃美了,这顿实实在在地吃美了。
两个人,又吃火锅又吃炒菜,点菜点的过量,还是有想尝试的没有尝到。
![]()
吃到一半时老板娘过来问吃不吃得惯,会不会太辣,口音虽重,却掩盖不住热情。
于是寒意被驱散,一时分不清是因为什么。
![]()
走出小店,耀眼的阳光从巷子里穿过,照到身上,像无数个记不起名字的青春番里的画面,让人可以原谅一切。
于是更加期待天气越来越冷的日子里,还会吃到怎样好吃又暖心的食物。
![]()
![]()
本图文版权归小O独有,
欢迎留言,严禁盗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