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龙岗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可园学校,向全校 66 个班级、3154 名学生的家长发出告知函,明确计划于 11 月 14 日至 17 日试行连续 4 天的秋假,这也是深圳首所启动秋假试点的学校,消息一出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在我们的规划里,秋假本质上是一门精心设计的综合实践课程。”10 月 23 日,可园学校相关负责人接受南方 + 采访时表示。据悉,自今年 9 月开学后,该校就组建了由课程教学、德育、安全等部门骨干教师构成的专项筹备小组,反复打磨秋假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秋假期间不布置任何学科类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以 “秋假自然探索与社会实践” 为核心主题,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年龄层次与心理特征,为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及初中学生分别设计 PBL(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项目式任务清单,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
“推出秋假,核心是希望家长能陪伴孩子走进自然、感受秋天,既能加强亲子陪伴,也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学校负责人说,“即便就在深圳本地,带孩子去公园捡一片落叶、到社区图书馆读一本秋日主题书籍、去科技馆体验一次 AI 互动,都是很有意义的学习。”
该负责人还举例说明,小学低段学生的一项任务是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落叶,将其拼贴成 “秋日王冠”,并拍摄制作过程的短视频或照片。“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融合了动手能力、审美表达与自然观察能力。” 目前,可园学校仍在完善任务清单,力求契合新课标对 “跨学科主题学习” 和 “实践育人” 的要求,实现 “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 的教育愿景。
此次秋假安排,也回应了本学期周期较长的现实问题。2025 年秋季学期长达 22 周,是近十年来最长的一次。学校特意将秋假安排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借助 11 月 15 日、16 日的周末,在前后各增加一天假期,形成 4 天连假,为学生提供身心调适的缓冲期。
事实上,国家层面早已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今年 9 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优化学生假期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探索设立中小学春秋假。此后,浙江、江苏、湖北以及广东佛山等地已陆续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今年 8 月,佛山市教育局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 2025-2026 学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开展春秋假试点,其中该学年的秋假安排在 11 月 12 日 - 14 日,共 3 天,叠加周末可形成 5 天小长假。而今年 4 月,与可园学校同属龙岗区的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已在清明小长假的基础上额外增设 1 天春假,覆盖 7 所学校、1.4 万余名学生,试点效果良好。
秋假时长虽短,却传递出教育变革的方向。可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部分家庭的实际需求,学校会在秋假期间提供校园托管服务。该负责人指出,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应是具备问题解决能力、人文情怀与自然感知力的完整人格。“我们的秋假不是‘放羊式’放假,而是换一种方式学习 ——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书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