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正式官宣,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宜宾举办,这也是宜宾第四次牵手该盛会,长江首城再续与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年度之约”。
![]()
大会“含金量”拉满:
聚焦六大关键领域,国际展区、前沿技术齐亮相
发布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昕介绍了大会总体安排与筹备进展。本届大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大会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议程设置紧扣行业痛点与前沿方向,涵盖1场开幕大会、1场全体大会、6场专题会议及多场展览展示活动,全方位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其中,6场专题会议精准聚焦前瞻技术、新型储能、回收利用、创新应用、物流供应链、质量强链六大关键领域,直击动力电池产业迭代中的核心议题;展览展示则集中呈现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电动工具、电动船舶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让“未来产业图景”直观可见。
作为大会的一大亮点,本届大会将设立国际展区并开展“国际交流日”活动,目前已邀请德国、法国等14国驻川渝总领事馆官员,以及国际能源署、LG新能源等国际组织与企业代表参会,进一步深化全球产业链协同。
截至目前,大会已收到400余名重要嘉宾的出席意向,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法国达索系统等110家中外企业将集中展示最新产品与技术。值得关注的是,会上还将发布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等最新技术成果,并组织动力电池产业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工信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固态电池研发加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在答问时,用一组数据勾勒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轨迹”:产量飙升:从2020年的83.4GWh增至2024年的超1000GWh,四年间增长超10倍;装车量领跑: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装车量达493.9GWh,同比增长42.5%;出口强劲: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量达130GWh,同比增长32.7%;产业配套完善:向全球供应了约70%的电池材料、超60%的动力电池,初步形成了“就地回收、规范处理”的回收网络。技术提升: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应用,全固态电池研发加速推进,产业链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
四川: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全年有望突破200GWh
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川如何抢占赛道?杨昕介绍,自2022年连续三届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来,四川已累计发布新技术新产品应用600余项,签约重大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有力推动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目前,四川已形成“以宜宾为核心,成都、遂宁、眉山、甘孜、阿坝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从“无”到“有”、从“串珠成链”到“集链成群”的跨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吉明披露了更多产业亮点:产业能级高:2025年1-9月,全省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占全国1/5;创新能力强:全固态电池领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锂电关键材料及电池系统应用等省级中试研发平台;产业生态优:聚集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超200家,全国装车量前十企业中有5家在川落地,形成“锂矿开发—上游材料—电池组件—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面向“十五五”,四川明确了下一步发展路径:持续发挥建圈强链推进机制作用,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聚焦前沿技术方向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加快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研发中心建设,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智能固态电池创新中心等平台攻坚固态电池技术;强化产业“左右岸”支撑能力,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设计研发与产业金融协同效能;开展零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工厂建设,拓宽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宜宾:以会兴城聚产 打造世界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对宜宾而言,不仅是行业盛会,更是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共生的重要平台。”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在发布会上表示,宜宾始终坚持以“以会赋能、以会兴城”——借助这一高能级平台,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300GWh,目前已建成180GWh,构建起了“基础原材料—电池电芯—新能源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目前,90%以上的电池结构件可实现本地高效配套。2024年,全市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的16%以上、全世界的10%,即便在行业深度调整期,2025年前三季度,宜宾动力电池产量仍增长46%,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在产业与城市的双向赋能中,宜宾也交出了亮眼答卷:应用场景领先:系统打造重卡换电、公共交通、光储电站等十大示范场景,全市汽车电动化率超10%、公共充电接口近1.4万个(均居全省第二),建成换电站19座、推广换电重卡近3000辆,构建了全国领先的重卡换电示范体系,获批全国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经济贡献突出:2023年、2024年动力电池产值连续突破千亿,成为继白酒之后宜宾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推动全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人才加速集聚:仅2024年就招引硕博士人才3300余名;产城融合深化:构建“中心城区—三江新区—高新区”的“一核两翼”城市空间布局,同步升级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
面向未来,宜宾锚定“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目标,明确到2030年实现“动力电池年总产量400GWh、全产业链产值3000亿元”的愿景。杜海洋表示,下一步宜宾将从三方面发力:
深化区域协同:加强与成都、眉山、遂宁及甘孜、阿坝等资源地的合作,推动四川时代、时代吉利、时代长安等企业就近采购原材料,助力四川打造万亿级锂电集群;联动川渝新能源汽车产业,拓展市场空间;依托大会平台吸引优质项目,推动川渝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拓展融合赛道:以凯翼等近6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为基础,以整车制造为牵引,推动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项目落地,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高标准建设储能产业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产业、市场、场景”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产业集群。目前储能产业园已签约22个项目、形成18GWh系统集成产能;
优化要素保障:发挥超600亿元基金合作矩阵作用,深化“基金+产业链”招商;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招引高能级团队攻坚固态电池等技术;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服务发展”,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一流营商环境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四度牵手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不仅是宜宾产业实力的印证,更将成为长江首城深化全球合作、推动产业融合的新起点,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宜宾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