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创新“三图两表一案”防汛工作法,多维度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
博白地处广西东南部,是广西防汛防台风工作“桥头堡”,每年经历数次台风强降雨,年汛期平均降雨量1421毫米。且博白境内河流达192条,水库及各种水利工程设施3379处,全县纳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平台地质灾害隐患点487处,全县防汛工作风险盲区多,防汛防台风工作压力巨大。
为了全面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博白县不断探索,创新“三图两表一案”防汛工作法,以数字化、网格化、标准化、实战化重构防控体系,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跃升。
“三图”:即风险隐患分布图、抢险救援力量分布图、应急处置流程图。全县共标注48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418处农村切坡临坡建房风险区,实现风险空间可视化。整合全县抢险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及应急机械资源,完善队伍分布、人员名单与联系方式、临时安置点等信息,建立抢险救援力量分布图,组建镇级防汛抢险队伍28支,共2200多人;359个村(社区)均组建自救互助队359支4700多人。同时围绕“预警发布—响应启动—转移安置—抢险救援—灾后恢复”五个关键环节,构建标准化、实战化应急处置流程,嵌入转移路线、安置点位置等关键信息,建立应急处置流程图,清晰展示各部门和各岗位在防汛应急处置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2025年汛期,依托风险隐患分布图成功预警地灾2起,避免3户14人因灾伤亡,风险点位整改率提升至98%,历史隐患点复发率下降至3%以下。
“两表”:即应急分级响应转移名单表、“一对一叫应”包保责任网格表。一是根据受威胁人数、影响范围、风险类型,按灾害风险等级划分四级响应阈值细化各级应急响应转移户人数,名单细化到户到人。二是建立“镇→村→屯→户”四级包保体系,落实“人盯人”责任,直达包保责任人和受影响群众。
“一案”:即构建县镇村三级应急联防联控预案体系。全县共制定完善了63个政府部门专项预案,科学细化28个镇级预案,根据实际简化村(社区)级预案流程,构建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防线,实现各风险领域全覆盖。
博白县实施“三图两表一案”工作法以来,在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应急响应效率明显提升,部门联动应急更迅速,县镇村屯四级应急响应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紧急转移安置和紧急转移避险人数整体下降,人员伤亡有效减少,2024-2025年均未出现因灾死亡人员。2024年,该县依托该网格化机制,成功避免了5人因灾伤亡;2025年通过“户级精准叫应”模式,成功避险转移14人,应急避险案例得到了自治区、玉林市的通报表扬。
来源:玉林市应急管理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