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壬午本《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吕布手起一戟,刺穆顺于马下。北海太守孔融部下一将出曰:‘吾受文举恩已十年,何不以死报之?’融视之,乃门下勇士武安国也,使铁锤,重五十斤。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而来,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跟吕布单挑十回合之上的三国名将,仅有张飞、许褚、武安国三人,张飞的最高记录是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许褚跟吕布打了二十回合,曹操就看出“吕布非一人可胜”,这说明许褚已经落在了下风。
张飞跟吕布在虎牢关第一次单挑打了五十回合,关羽和刘备先后上去帮忙,第二次在小沛打了一百回合,刘备关羽都没有出手,说明吕布单挑张飞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至于许褚在濮阳跟吕布那场单挑,也是仗着身后有诸多高手,曹操派出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与许褚联手“六员将共攻吕布”,吕布遮拦不住只好跑路。
![]()
武安国是孔融门下勇士,其他七路诸侯中似乎没有拿得出手的猛将,但也还算比较讲义气,“八路诸侯一齐杀来,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都是没有全去虎牢关迎战董卓吕布,尤其是袁绍袁术兄弟更是狡猾,他们分兵的时候,自己在汜水关跟李傕、郭汜的五万兵马对峙,而且当时一点战事都没有,因为董卓给李傕郭汜的任务就是“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
武安国断了手腕,孔融失去了臂膀,再往后打仗,不请外援就不行了,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救过他一回,那次战斗东来太史慈也参加了——替孔融搬救兵的就是太史慈。
那次战斗,黄巾军将领管亥跟关羽大战了数十回合才被斩于马下,说明东汉末年的高手极多,但大多数都死在武功更高的猛将手里,所以后来到了三国中后期,连张郃都成了一流名将——张郃显然不及颜良文丑,甚至可能也不如潘凤。
![]()
在北海救了孔融之后,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从公孙瓒那里“借”来的赵云,又跑去徐州救陶谦,那一战打得很有意思,而且似乎能说明年轻的张飞比马超还猛:“于禁勒马大叫:‘何处狂徒!往哪里去!’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
曹操起兵初期,于禁也算他麾下高手之一,但张飞连话都懒得跟他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武安国不是在虎牢关被吕布砍断手腕而退出战场,或者找到华佗接好断手,提着长柄铁锤跟关羽张飞单挑,只不是也能支撑五十回合?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武安国跟吕布单挑,都打了十多个回合,在武安国之前,似乎还没有人能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下支撑过使招,是张飞创造了五十回合的记录,然后又用一百回合刷新记录,打破了“吕布不可战胜”的神话,连许褚那个“大聪明”,也敢跟吕布单挑了。
![]()
许褚硬撑了二十回合,说明他的武功比武安国略胜一筹——仅仅是略胜一筹而已,虎牢关之战时,吕布还没有“笑纳”貂蝉,体力十分充沛,跟许褚单挑的时候,已经成为一方诸侯,不但有正妻严氏、妾室貂蝉,而且还“爱诸将妇(曹操说的)”,战斗力已经断崖式下跌,连徐晃和许褚都能追着他喊“不要走了吕布!”
综合吕布与其他“名将”的交手记录来看,张飞最强、许褚第二、武安国第三,其他如张郃于禁等人,似乎连跟吕布交手的胆量和资格都没有。
袁绍手下的首席大将纪灵,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但是在吕布面前,比小鸡仔也强不到哪去:“纪灵下马入寨,却见玄德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吕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吕布能不能像提纪灵一样提武安国,看过两个版本《三国演义》的都会认为不可能,这样推算下来,武安国跟关羽单挑,打五十回合应该没有问题,至于五十回合之后谁先“力怯”,大家肯定会认为是武安国撑不住。
![]()
纪灵能跟关羽打三十回合,但是在张飞的丈八蛇矛之下,却败得很直接:“玄德知袁术将至,乃引关、张、朱灵、路昭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兵器长度和个人力量方面,似乎都有优势,而武安国的长柄铁锤,再长也长不过青龙偃月刀,他跟张飞单挑,大概率支撑不过三十回合——这倒不是说张飞的武功一定比关羽强,而是二人的战斗特点不同:关羽三回合拿不下的对手,就得再打三十回合,如果对手撑过三十回合而不败,那么关羽就很难赢了,在这方面,黄忠和庞德应该都深有体会。
如果武安国不伤,进入三国时期,还真没有多少猛将是他的对手,这时候我们就看出袁绍和曹操的老谋深算了:袁绍跟坚守不战的李傕郭汜在汜水关静坐,曹操说是“引军往来救应”,但直到三英战吕布取胜,曹操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所谓曹操大为惊叹并给刘备补充粮秣,那是电视剧的演义,实际上在虎牢关迎战董卓吕布十五万主力的,只有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等八路诸侯,这八路诸侯,后来都丢了地盘,还有几个连姓名都丢了,陶谦有刘备罩着,还算寿终正寝。
![]()
其实武安国跟关羽张飞单挑能打多少回合,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绍和曹操都善于“避实击虚”,为了保存实力,而绝不跟强敌硬碰硬,所以后来几乎形成了袁绍曹操两家并争天下的局面,而武安国则成了三国将星中的流星,好像他出场的意义,就是送手腕给吕布砍。
武安国是排不进“三国二十四名将”的,事实上那个所谓的“二十四将”排名依据,既不是《三国志》也不是《三国演义》,所以咱们今天可以拿武安国当作由头和参照物,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来给那二十四名将排个座次——有人说一吕二关三张飞,四颜(良)五赵(云)六文丑,这个排法既不顺口,也不完全公平,因为马超进不了前六名,是有很多人不满意的,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在您看来,汉末三国名将,武功排名前五的应该分别是谁?如果把武安国硬塞进三国二十四将名单,他应该排在张郃之前,还是排在张郃之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