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纪委发布,2025年医药是反腐重点!

0
分享至

2025年,医药反腐势头不减。

01

中纪委发布公报

2025年医药、招投标是反腐重点

2025年1月6日至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总结2024年纪检监察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审议通过了李希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工作报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全会对今年的反腐工作提出七大重点,其中明确,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全会强调,一刻不停惩治腐败,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着力破解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取证、定性难题,严肃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问题,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

今年,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重点工作。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由风及腐、风腐交织是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的共同点。

人民日报文章《一步不停歇 半步不退让》提到,从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披露的情况看,一些腐败分子正是从吃喝玩乐开始,和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最后发展成为权钱交易、利益共同体。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往往是“四风”从量变转为质变的结果。只有堵住每一个作风问题的“管涌”,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黄德安表示,要深刻认识风腐一体问题的严重危害性,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对象,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昨日,中纪委文章《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赢得党心民心》也明确,2025年,将精准确定重点领域监督“小切口”,综合运用“纪巡审”联动、“组组”协作、大数据监督等方式,严肃查处国企、医药、乡村振兴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经费使用等重点环节,风腐交织、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等重点问题,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

02‍

2025年,严查这些医药腐败问题

从2023年的高峰期到2024年精准化、常态化推进,医药反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延展。

据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看,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在强力高压下仍然有人胆大妄为,这说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从2025年开年以来多部门动向来看,今年对于医疗领域腐败的整治力度依然不减。1月7日,央视总台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三集《揭开腐败隐身衣》,曝光了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王茂生收受2亿余元回扣的案例

该案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一度登上热搜榜,也拉开了2025年医药反腐的幕布。

从近期官方披露来看,基层医院反腐、设备耗材招投标被重点提及。

伴随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基层成为医疗市场新的增长极。资源聚集之下,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耗材采购等环节的腐败问题也容易滋生。

1月2日,中纪委发布《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到要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此次中纪委文章指出,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严肃查处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药品、耗材采购及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医疗设备采购上,个别基层医疗机构“一把手”设法帮助特定关系人提前应对、提升中标几率。在药品耗材供应上,个别人员利用“统方”为医药代表谋取利益,少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把手”利用职务影响力把控采购,借机收受贿赂。

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也逐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作为资金密集和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招投标被中纪委文章频繁提及。

去年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针对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采购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

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重点明确“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匹配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违法限定投标人所在地、组织形式、所有制形式,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投标采购活动”。

03‍‍‍

大数据信息化

赋能医药反腐

此次全会公报还明确提到,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当下医药腐败手段的隐形变异和翻新升级之下,只靠传统手段难以准确及时识别不法行为。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正在成为得力的反腐败工具。

今日中纪委发布《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文章,文中提到,江苏省纪委监委通过建设江苏数字监督检查平台、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整合各地监督信息化系统,完善监督平台体系,持续放大数据“乘数效应”让数据“聚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助力高质量研判决策。

中纪委还明确,通过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完善公权力运行数字化监督机制,提高大数据关联分析预警能力,形成分析、预警、处置的工作闭环,全过程监督权力运行。持续细化完善监督模型,强化对国企、教育、医疗、农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权力行使的监督,以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监督的穿透性和精准度。

中央纪委委员,江苏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忠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与深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等工作紧密结合,对重点权力运行事项进行线上流程再造,通过建立大数据监督预警规则,实时预警、及时阻断异常权力事项,实现权力在线上运行、监督在线上同步。”张忠说。

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大数据的作用日益凸显。据观察,国家医保局曝光的一系列典型的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案例,这些案例都离不开国家医保局开展的大数据分析。2023年年底,各省医保信息平台验收基本完成,医保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初步建成。

据中国医疗保险报道,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曹桂表示,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对复杂数据的实时处理及挖掘分析能力,为医保领域多源数据管理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多措并举之下,医药和招投标领域的纠风整治工作还将继续,更为隐秘的腐败行为将被进一步扫除。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医管通
医管通
汇集两岸医管大咖专业文章。
335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