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快来点个关注,下次串门不迷路。

10月16日-18日,由上海市主办的“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这次会议的级别很高,主办方分别是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和新浪集团。
并且是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和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
会议吸引了来自国际组织的代表、学界、金融界、商界等领域的500多位重磅嘉宾参与。
![]()
比如《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一书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凯文·凯利、2007年图灵奖得主约瑟夫·希发基斯、中国银行行长张辉、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高飞,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等。
而作为中国金融“三巨头”之一的保险业,自然也不会缺席。
比如,中国人寿的首席合规官许崇苗就在会议上谈到了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不过,引发网友讨论最多的却是另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的发言。
据媒体报道,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赖晓辉在会议上提出一个观:
”医保应该保大病,小额门诊应个人负担。“
![]()
他认为,老龄化对医保支出有影响,中国医保对于老百姓来讲福利很好,而且又是在连续提升,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支出压力。
在他看来,那种不是长期必须要治疗的慢性病的偶发性的小额门诊费用,应该由个人承担,否则可能会引发医保费用的滥用。
赖晓辉表示,基本医疗保基本应该是保大病,或者是保相对来说经济负担比较重的,这个才是真正老百姓,从社会公平性,从社会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基本医疗要解决这个问题。
他的这一观点,在网上引起民了激烈的争论。
笔者看了一下多个涉及此事的新闻报道,评论区留言的观点里,几乎都是批评的声音。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门诊报销或者说”门诊统筹“的前世今生。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但当时门诊报销仅限于一些费用较高的慢性病、特殊病(统称门诊慢特病)。
其他门诊发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等小额医疗费用或在定点零售药店买药的费用主要还是由个人掏钱。
![]()
到了2003年,”新农合“的实施,才首次把门诊小病纳入了报销范围。之后陆续有一些相关的政策推出。
到了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保局挂牌成立后,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工作一直是各级医保部门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9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文,强调城乡居民医保将于2020年底前取消个人账户,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
与此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也在进行中,”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成为重点。
2023年,在定点医疗机构之外,又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了门诊统筹报销范围之列。
对于职工医保参保人来说,个人账户的改革,意味着能直接刷卡使用的钱变少了,一些人觉得吃亏。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个人账户可支配金额的降低,改革后的医保门诊统筹对老百姓的好处也更多了。
比如,报销范围扩大了,除了药品费用,符合规定的检查、检验、治疗等费用也可以报销。
又比如,报销比例越来越高,报销范围扩大了,零售药店也能报销,老百姓更方便了。
![]()
而且,改革后的个人账户,不仅参保人本人能用,还可以给配偶、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使用;不仅能用来买药和医疗器械,还能用于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
从整体上说,好处远远大过于缺点。
应该说,门诊统筹的改革,国家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一来,如今的门诊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原先需要住院才能查的病,如今在门诊完全能解决。
这样一来,老百姓对门诊的需求大增,原先个人账户的有限积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
二来,慢性病的危害凸显,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据央视新闻2024年的报道,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80%,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最后,依然还是老龄化的影响。
老年人舍不得花钱,得了小病不愿去医院治疗,最后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很常见。
基于上述原因,群众要求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门诊统筹也在势在必行。
在这种情况下,赖晓辉为什么会说出与国家政策相反的观点,实在让人有些费解。
有网友留言,称其目的就是为了“卖保险”。
![]()
确实,赖晓辉也在发言里提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商业保险占比太低,还有很大的空间。
他说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今老百姓缺乏对于商业保险的认知,往往只有亚健康或者发病了才想到去买。
这点没错,他甚至说的过于温和,而是很多人对商业保险的负面印象太过于深刻。
网上有调侃商保的段子,称交钱参保容易,但出险想拿钱就难了。保险公司只有两种情况不保:
“这个不保、那个不保”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不排队有参保人疏忽大意的问题,但保险行业粗放的营销和管理才是主因。
![]()
在笔者看来,提高公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识,确实需要政府和保险机构一起努力。
一是做好宣传,把保险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说透,把知情权还给公众。
二是严厉打击违规销售保险的行为,对欺骗民众参保的代理人,对于保险公司不履行保险合同的做法给予重罚。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连自己的本职都没有做好,就去妄谈基本医保的门诊政策,实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如果商业保险要依靠“关停”门诊报销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老百姓不积极,到底是为什么?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新浪财经:专家:医保应该保大病,小额门诊应个人负担
中国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的前世今生
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