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香港维多利亚港。
![]()
维多利亚港,这颗镶嵌在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璀璨明珠,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是亚洲最具标志性的海港之一。进入20世纪20年代,维多利亚港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不仅是香港经济的命脉,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与繁荣。作为远东最重要的自由港,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英国殖民地的政策优势,成为全球贸易的中转站。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半山豪宅。
香港半山区位于太平山与中环之间,海拔约100至400米,俯瞰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这一区域依山而建,既能享受都市繁华,又能远离喧嚣,形成独特的"城市山林"居住体验。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山顶住宅。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山顶缆车。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山顶缆车及宝云道大桥。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太平山顶的柯士甸山军营。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的奥尔巴尼滤床。
奥尔巴尼滤床建于 1888 年,并于 1954 年拆除。该结构包括一个拱形地下水储室。过滤水的“慢砂”方法由英国土木工程师詹姆斯·辛普森(James Simpson,1799-1869)于 1829 年开发。缓慢的沙子过滤包括在沙床上方的藻类、浮游生物和细菌等的粘稠“schmutzdecke”,通过自然过程净化水。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植物园。
![]()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浅水湾。
20年代的浅水湾尚未经历大规模开发,蜿蜒的沙滩两侧矗立着陡峭的绿丘,槟榔树与凤凰木在咸湿的海风中摇曳。
各位看官,百年前的香港和今天又有什么不一样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