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版图中,宏观的浩瀚星河与微观的精妙粒子,如同两座神秘而迷人的宝藏岛屿,一直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今日,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小学校六年级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科学盛宴,太原科技大学的杨教授带着他们,以一场“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精彩讲座为舟,开启了跨越尺度、探索未知的科学之旅。
宏观之眼:“中国天眼”洞悉宇宙奥秘
![]()
讲座伊始,杨教授引领同学们将目光投向浩瀚无垠的宇宙,聚焦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座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科技奇迹,静静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之中,宛如一只洞察宇宙奥秘的巨眼。
杨教授介绍道,FAST凭借其强大的捕捉能力,能够精准捕捉到来自宇宙深处极其微弱的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如同宇宙传递来的神秘密码,帮助人类探寻星际分子、研究黑洞演化,甚至为寻找地外文明提供了新的可能。同学们仿佛透过这只“巨眼”,看到了人类探索宏观宇宙的壮志豪情与卓越智慧,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惊叹声。
微观之窗:显微镜解锁微观世界
随后,杨教授的讲解视角从“仰望星空”巧妙转向“凝视微观”,为同学们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显微镜类型。
光学显微镜作为最基础且常用的工具,利用可见光折射成像的原理,能够帮助大家清晰地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组织等微观结构。同学们通过杨教授的讲解,仿佛看到了细胞内部那忙碌而有序的生命活动,感受到了微观生物世界的奇妙与生机。
而电子显微镜则以其更为强大的功能,展现出微观世界的别样精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够精准呈现物体表面的立体形貌,让微观世界的“外在轮廓”清晰可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则能穿透样品,展示其内部的精细结构,将微观世界的“内在奥秘”一一呈现。同学们惊叹于电子显微镜的“强悍”功能,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
微观探秘:电子显微镜捕捉“微观幽灵”
在介绍到“观察病毒通常需要什么类型的显微镜”时,杨教授着重强调了病毒的微小特性。多数病毒直径在10 - 300纳米之间,远远超出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因此,通常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尤其是透射电子显微镜,才能让这些“微观幽灵”的形态清晰地展现在人类眼前。
杨教授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片,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微观世界的“神秘莫测”以及探索过程的“精细入微”。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如此多神奇而微小的生命存在,科学的世界真是充满了无限的惊喜。
![]()
探索激励:好奇种子播撒心间
从能“丈量”宇宙的射电望远镜,到能“捕捉”细胞、病毒的各类显微镜,杨教授的讲座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宏观与微观的奇妙世界紧密串联起来。这场讲座不仅解答了同学们心中的诸多科学疑问,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依然沉浸在科学的魅力之中,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亲自去揭开更多世界的奥秘。三桥街小学的老师也表示,这样的科普讲座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责编 郗艳 助编 丁语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