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刘伯承和邓公是一对很有传奇色彩的搭档,他们从抗日战争开始合作,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都配合得亲密无间。并且他们还创造了一个特殊——由他们统帅的部队,大家习惯性地不称番号,而称“刘邓大军”。
一般情况下,从刘邓大军出来的将领都跟这两位首长关系很好,但开国上将苏振华就属于例外,他在1977年后支持“凡是”,并且很多主张都在邓公的对立面,为此他晚年还受到了邓公三次批评,这是为何呢?
![]()
苏振华从抗战后期开始就在刘邓大军麾下战斗,参与过艰苦的挺进大别山。而且他是职务不低的政工,邓公长期是他的直属上级,两人直接接触的机会非常多,按道理来说感情并不会差。
事实上,在邓公第三次复起前,两人的确交情还不错,1973年,邓公得到周总理、毛主席的关照,从江西返回了北京,那时他的身份还是比较尴尬的。
而在如此背景下,苏振华与尤太忠等人结伴前去探望老政委,这就很需要勇气。邓公对于旧部前来也很惊讶,感动地说:你们怎么来了?你们怎么还敢来啊?
这次拜访,邓公是记在了心里的,等邓公成为核心领导人后,尤太忠就节节高升。反倒是苏振华后来的选择,与邓公产生了分歧。
![]()
1976年10月,那四个人被粉碎后,苏振华被华同志委派前去上海稳定局势,上海是那四个人深耕多年的地盘,将这个任务交给苏振华,可见华同志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苏振华的能力也的确突出,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让上海恢复了平静,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肃清完余毒后,中央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邓公先前的遭遇就是遭到那四个人的打压,既然祸乱已除,证明先前的打压纯属错误,那是不是该让邓公复出了?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讨论了一段时间,最终在1977年8月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邓公的领导职务。
![]()
而邓公出山后,也对一些人事任免做了调整,邓公当时身上的担子很重,既要负责国务又要管理军委,所以他决定让一个有威望的老干部来帮自己分担军委这边的工作。
苏振华是邓公的老部下,又在海军系统中深耕多年,本以为会是自己得到提拔,但邓公最后让开国大将罗瑞卿来担任军委秘书长,苏振华只是军委常委,这就让苏振华心里产生了一些隔阂。
后来在思想上,“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引发了大讨论,苏振华心里更倾向于“凡是”,觉得这是毛主席思想的延续,所以他公开说过:“我们对待华主席的态度,应该像对待毛主席一样,紧跟他的步伐。”
这正好跟他的老政委所想相反。为此,邓公对他进行过批评,希望他能尽早改变过来顺应时代发展。
![]()
苏振华第二次被批,是由于1978年3月的海军恶性事件,当时一艘军舰被人引爆了弹药库,导致军舰报废、一百多人遇难、经济损失高达11亿多。
一开始中央还以为是外国偷袭,后查明是海军内部人员为泄私愤引爆了弹药库。这种个人心理问题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主管思想工作的海军政委苏振华难咎其责,所以邓公和罗瑞卿都进行了批评。
苏振华心里非常难过,对于海军的出错他也很自责,同年4月12日,他在与华同志交流时就说起了这件事。华同志正好即将要出访表现,为了鼓舞海军士气,他就跟苏振华说想回国时去海军看看。
华同志当时身兼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他说的去看看,意思就是要到海军去阅兵。
![]()
苏振华听后特别兴奋,国家最高领导人来阅兵对当时的海军来说有两个大好处,一是可以检验海军整改后的成果,二是可以提升一下因爆炸而低迷的士气,所以他立即在海军内部着手准备。
但,苏振华太过高兴,在流程上就有些忽视了规定,本来这种大规模人员调动,必须要得到总参同意,而苏振华认为此事已经有军委主席同意了,就不用再上报或者申请,这个疏忽让他后来再次被批。
当苏振华召集了三位海军副司令员和一位海军参谋长说要动用120艘大小船舰、80架飞机的大型军事演习时大家还很兴奋,可得知此事并未上报总参谋部时,其他几人又都很困惑,调动这么多部队,没有总参的批准可是不行的。
在海军参谋长的一再请求下,苏振华最终同意将事情汇报上去。
![]()
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收到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很不妥当,先不去说流程上的问题,就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显然搞这样的大阅兵是弊大于利的。
我国刚刚与美国、日本关系修好,突然在大连或旅顺进行这样的大动作,美、日都会心生忌惮。而且阅兵地点距离苏联也很近,在中苏交恶的背景下,对方很容易产生误会。
基于这些考虑,罗瑞卿觉得还是暂不阅兵为好,只是他是军委秘书长,华同志是军委主席,直属领导都同意的事,他也不便反对,所以最后他把事情汇报给了邓公。
邓公听完他的想法觉得很有道理,迅速叫停了海军的行动。1979年1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公还用罗、苏来做对比,表扬了罗瑞卿,批评了苏振华,这件事对苏振华的打击非常大,或许是急火攻心,次月苏振华就突发了心脏病去世了。
![]()
虽然彼此是有过不同意见,但在邓公心里,苏振华永远是麾下爱将,批评也是为了老部下能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并没有涉及到私人恩怨。
所以苏振华的追悼会规格非常高,华同志主持了大会,邓公为他念的悼词,并且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全都下半旗致哀,这些殊荣都是对苏振华历史贡献的肯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