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中全会公报的冲击力解读

0
分享至



四中全会公报一出,虽然内容都在预料之中,却还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实打实的冲击力。

国企改革这块,这次特别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怎么处理地方债这个老问题。

过去几年,经济学家总在喊通缩风险大,地方债要爆雷,但实际情况是中国这种工业化社会,组织能力强,经济底子厚,通缩应该是不会持久。相反,未来更该防的是通胀。

地方债确实棘手,但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化解,是比较现实的路子。湖北提出的国资尽可能证券化,就是个典型信号,这不新鲜,但现在推起来力度更大。不过还是要警惕“大跃进”式的风险

从股市看,这两天国企概念股小涨停潮,说明市场已经嗅到味了。国企改革不是年年喊的空话,这次恐怕是真要动起来。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年,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高质量完成任务,重点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举例说,央企重组频出,低市值和破净股成为热点,深圳就推出并购重组行动方案,到2027年力争辖区上市公司超500家。这意味着国企会更高效地注入资金,化解债务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未来三年,化债牛市会接棒当前的科技牛,科技股短期泡沫需要调整,但国企改革作为中坚力量,会推动双驱慢牛格局。

公报重申不能被卡脖子,要原创科技,主线还是科技自主,但国企改革提供后盾。

公报里最重磅的一句,是重申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联合国标准是人均GDP3万美元,到那时可能升到4万美元。2025年中国GDP大约1.4万美元,按每年5%增长,十年后也就2.3万美元,缺口1.7万美元怎么填?答案在两个方向:抢存量和发展增量。



存量就是高利润行业,像汽车制造中国已经拿下不少,未来瞄准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制药。这些领域中美竞争白热化,最新新闻显示,中国在AI芯片上挑战英伟达,美国虽在科研领先,但中国硬件制造优势明显。

李开复最近说,美国已在AI硬件战中败给中国,硅谷正痴迷中国模式。苹果库克访华承诺加大投资,同时向特朗普保证美国供应链,这反映出企业两边下注的无奈。中西方其实矛盾最大的就是民众生活水平的博弈,中国能抢到话语权的话,欧美高福利就难以为继。存量世界,我多吃一口,你就少吃一口。

增量则在AI和机器人,中国如火如荼,美中角力激烈。媒体报道,中美AI机器人竞争升级,中国造船和EV主导权强。

公报这表态,像场阳谋,就是要告诉世界加入中国经济循环才能保富贵,尤其针对欧洲。

但是很遗憾,欧洲有眼光的政治家几乎要绝种了,而且经济形势不妙,法国英国高福利无以为继,民众上街游行却不思变革。



2025年中欧建交50年,其实合作机会还是蛮大的,中国市场能为欧盟绿色转型提供支撑,贸易额去年超7858亿美元,新能源合作突出。但欧洲媒体警告,对华依赖会吞噬繁荣,进来芯片和稀土危机也在加剧脱钩风险。

额外1.7万美元人均GDP,只能靠汇率补。2.3万美元按现汇率是16万人民币,汇率到1:4,就能达4万美元。机构预测,2035年中国GDP超美,人民币影响力如欧元,甚至升值显著。等国际资本反应过来,趋势就不可逆。

中国能实现吗?看过去,中国制造2025基本完成99%,从2015年无人看好到今,证明政府执行力强。对手是商人政客,变卦多,中国则冷酷机器般博弈。

谁赢谁输,历史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刘说说 incentive-icons
大刘说说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聊聊我们都感兴趣的事
147文章数 1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