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紧急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上发出严厉警告: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战斧”巡航导弹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俄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强硬回应,包括动用战略核力量。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俄乌冲突升级以来,莫斯科对西方最直接的核威慑。
![]()
自2025年10月初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以来,俄美关系急剧恶化。该导弹射程超过2500公里,可覆盖莫斯科及俄罗斯核心军事设施,其精准打击能力被俄方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普京在会议上强调:“‘战斧’导弹的供应不仅是对乌克兰的援助,更是美国直接卷入冲突的标志。若这种武器被用于攻击俄罗斯领土,我们将视其为对俄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他进一步指出,俄方已掌握相关情报,显示美国军事人员可能参与导弹操作,这构成“对俄主权赤裸裸的侵犯”。
![]()
尽管普京未明确回应措施的具体形式,但俄军事专家分析指出,俄方可能采取“不对称反击”,包括:
战略核武器部署调整:俄军已将部分“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鱼雷转入战备状态,目标直指北约成员国军事基地;
摧毁导弹发射平台:俄国防部宣布,任何进入乌克兰的“战斧”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将被立即摧毁,相关基地可能成为俄军打击目标;
切断西方援助通道:俄黑海舰队已加强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边境的巡逻,威胁封锁“战斧”导弹运输路线。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直言:“若美国执意越界,我们将不仅打击导弹,还会让提供这些武器的国家付出代价。”
![]()
面对俄方强硬表态,美国政府内部出现分歧。特朗普在10月22日的记者会上声称“已基本决定批准导弹供应”,但同时强调“需了解乌克兰使用计划”。然而,五角大楼匿名官员透露,美军现役“战斧”导弹库存已分配至海军舰队及盟友,实际可调拨数量不足计划的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举更多是“边缘政策”的延续——通过释放强硬信号施压俄罗斯,同时为国内选民塑造“对俄强硬”形象。但这种策略风险极高:若俄方误判美方意图,可能引发核危机。
![]()
目前,俄乌双方在战场上面临僵局。俄军虽控制乌东大片领土,但未能突破乌军防线;乌军则依赖西方援助维持抵抗,但士气因领土丧失而低落。分析认为,美国“战斧”导弹的供应可能成为冲突转折点:若导弹未部署:俄方可能维持“消耗战”策略,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乌方妥协;若导弹部署:俄方或升级为“混合战争”,包括网络攻击、能源设施打击,甚至核威慑。
![]()
普京在会议结尾警告:“我们不希望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但也不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退让。历史证明,当大国误判对方底线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随着冬季临近,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个年头。这场涉及核大国、北约及全球供应链的危机,正将世界推向冷战以来最危险的边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