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李书恒 通讯员 谭强/文图
2025年10月23日,郑州市二七区慈善总会主办、郑州市冀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2+3”模式进校园公益慈善项目走进兴华小学,为六年级学生展开了一场以“学会缓解压力 助力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心理课堂,帮助学生们科学认识压力、掌握应对方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
课堂伊始,主讲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压力是什么”,结合心理学定义揭示压力的本质——当事件与责任超出个人应对能力时产生的焦虑状态。通过列举“成绩波动”“手机依赖”“孤独感”等典型表现,学生认识到压力并非完全负面:适度压力可激发潜能,但长期过度压力会引发躯体、行为、情绪、认知等多维度预警信号,如头痛、失眠、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
![]()
“原来我总想玩手机,可能是压力在作怪!”一名学生恍然大悟。教师通过“一杯水实验”生动阐释压力的累积效应:短暂持水轻而易举,但长时间紧握会导致肌肉酸痛,隐喻压力需及时释放。
![]()
针对学生实际需求,课堂上提供了“说出来、写下来、画出来”的情绪表达三步法,并推荐运动、冥想、晒太阳等生理调节技巧。特别引入神经科学知识,解释深呼吸如何通过抑制杏仁核过度活跃来平复焦虑情绪。
![]()
“放下完美,小步行动”的理念引发共鸣。教师以“一万小时定律”鼓励学生,强调“人生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并通过案例展示如何将大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任务。现场还设计了“压力应对资源圈”,引导学生从国家、学校、家庭、专业机构等多渠道寻求支持。
为强化学习效果,课堂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考试前失眠”“与朋友争吵”等具体场景,运用所学方法设计解决方案。一名学生提出:“考试前可以做10分钟深呼吸,再写三件让自己开心的事。”该方案得到师生一致认可。活动尾声,全体学生宣读“心理健康承诺书”,承诺“主动沟通压力、每日运动15分钟、遇到困难寻求帮助”。
在这场干货满满又生动有趣的心理课堂中,兴华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对压力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更掌握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解压“法宝”。从认知压力的双重性,到学会运用多元方法释放压力,再到承诺将健康习惯融入日常生活,每一步都凝聚着对快乐成长的追求。相信在未来,“2+3”模式进校园公益慈善项目将持续发力,为更多学生筑牢心理健康的坚实防线,让每一个青春都能在无压或轻压的环境中绚烂绽放,向着阳光快乐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