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的人都知道,叶厅长有个 “怪毛病”—— 不喜欢提拔唯唯诺诺的下属,反而总把难啃的 “硬骨头” 交给年轻人。这不,刚入职两年的科员林舟,就被叶厅长点名负责 “非遗文化进景区” 的试点项目,消息传开,办公室里议论纷纷。
“小林刚毕业没几年,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她,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办公室主任老陈端着茶杯,语气里满是担忧。叶厅长却笑了笑:“年轻人脑子活,敢闯敢试,再说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兜底,怕什么?”
林舟接到任务时,心里既激动又忐忑。她连夜做了方案,第二天一早就敲开了叶厅长的办公室。方案里详细列出了非遗展演的时间、地点,还附了预算表,看起来滴水不漏。可叶厅长翻了两页,却皱起了眉头:“小林,你这方案太‘顺’了,没考虑到景区和非遗传承人的实际需求。你去趟青溪古镇,跟景区负责人聊聊,再找两位老艺人问问想法,一周后给我新方案。”
林舟愣了愣,她原以为方案能直接通过,没想到还要重新调研。可她没敢多问,揣着方案就去了青溪古镇。这一趟下来,她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多 —— 景区担心非遗展演占用游客通道,老艺人则觉得年轻人不懂传统,不愿配合。林舟急得满嘴起泡,晚上给叶厅长打电话求助,却只得到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你再想想。”
挂了电话,林舟又气又委屈,可转念一想,叶厅长既然把任务交给她,就是相信她能做好。她咬着牙,第二天又去找景区负责人协商,提出 “分时段展演”,既不影响游客,又能保证非遗展示;再去拜访老艺人时,她带着笔记本认真记录,还主动学起了剪纸,老艺人们被她的诚意打动,终于松了口。
一周后,林舟拿着修改后的方案再次来到叶厅长办公室。这次的方案里,不仅解决了景区和传承人的矛盾,还加入了 “非遗体验区”,让游客能亲手操作。叶厅长看完,终于露出了笑容:“不错,这才是接地气的方案。不过还有个问题,资金怎么解决?” 林舟早就想好了对策:“我跟文旅局的同事聊过,他们有笔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可以申请一部分,剩下的让景区承担一部分,这样压力小。” 叶厅长点点头:“思路很清晰,接下来就看你的执行力了。”
![]()
项目推进到一半,却出了岔子。老陈找到叶厅长,递上一份推荐信:“叶厅,这是王副省长的侄子,刚从国外回来,想进咱们厅锻炼,要不把他安排到小林的项目组,多个人手也能分担压力。” 叶厅长看了眼推荐信,又看了看老陈:“老陈,项目组不是‘安置所’,小林现在正是需要专心做事的时候,别让无关的人干扰她。再说,想锻炼也得凭本事,不能靠关系。” 老陈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把推荐信收了回去。
林舟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又暖又愧。她特意去找叶厅长道谢,叶厅长却摆了摆手:“你不用谢我,是你自己的努力让项目有了起色。我当年刚工作时,也遇到过不少坎,都是老领导放手让我去闯,才慢慢成长起来的。”
“非遗文化进景区” 试点项目最终大获成功,青溪古镇的游客量增长了三成,老艺人们的收入也翻了倍。省电视台还专门做了专题报道,林舟作为项目负责人,第一次上了电视,紧张得说话都有些结巴,可叶厅长却在办公室里笑着对老陈说:“你看,这姑娘越来越像样了。”
年底干部考核时,林舟被评为 “优秀”,还被提拔为副主任科员。有人问叶厅长:“您怎么就笃定小林能做好?” 叶厅长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培养下属,不是给他们铺好路,而是让他们自己学会走路。多经历点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从那以后,叶厅长的 “下属培养计划” 还在继续。他又把 “乡村文旅融合” 的项目交给了刚调进来的研究生张强,依旧是让他先调研、再出方案,遇到问题自己先解决。张强起初也犯过难,可想起林舟的经历,就咬着牙坚持下来,最后项目也做得十分出色。
省文旅厅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办公室里再也没有以前的沉闷,大家都忙着跑项目、做调研,干劲十足。老陈看着眼前的景象,终于明白叶厅长的良苦用心:“原来培养下属,不是看谁听话,而是看谁能扛事。叶厅这招,高啊!”
叶厅长偶尔会去项目现场看看,看着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他总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他知道,官场需要传承,不仅是权力的传承,更是做事态度和责任担当的传承。而他能做的,就是给年轻人多些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为能担起担子的栋梁之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