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物理学巨匠杨振宁走了,享年103岁。消息一出,举国哀悼。
![]()
就在半个月前,杨老还在家中过了生日,神采奕奕、亲笔题字,很多人都以为他还能再撑几年。可没想到,这么突然就离开了。对于外界来说,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但对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翁帆来说,也许早就有心理准备。
其实,这场“意外”,并不真的是意外。摔倒,是导火索。
![]()
在医学上有句话:“小孩怕噎,老人怕跌。”摔倒,对高龄老人来说,几乎是最危险的事。早在杨老百岁生日之后,他就在家中不慎摔了一跤,伤得不轻——脊椎骨裂。那之后他住院一个多月,虽然康复出院,但身体的底子再也不如从前了。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对一个百岁老人而言,几乎是致命打击。
从那时起,翁帆大概就意识到——他们能一起走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杨老出院后,生活节奏彻底变了。过去还能散步、能写字、能见客,如今每天都要靠精心照料维持状态。翁帆几乎暂停了自己的生活,全身心地守在丈夫身边。
为了让他好好休息,她把探望的客人时间严格控制在一小时以内,超过就礼貌送客。有人说她“强势”,可了解情况的人都明白,这是最懂事、最负责的守护。她明白,杨老需要的,不是热闹的慰问,而是安静、规律的日子。
![]()
这并不是翁帆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多年来,杨振宁经历过两次危重时刻,都是她当机立断签字做手术,才挽回了生命。那种瞬间的决策,常人未必能做出。杨老身边的朋友都承认,杨振宁能活到103岁,翁帆的功劳绝对排在前面。
有人说,这是一场不对等的婚姻,一个28岁的女子嫁给了82岁的老人;但现实证明,这段关系远比外界想象得更深。她不是被财富吸引,而是被精神世界打动。
![]()
杨振宁曾说过一句话:“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而翁帆回应:“他给了我一个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杨老的离世虽然让人惋惜,但至少,他走得平静。
更重要的是,他的去世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这个被误解了半生的老人。
![]()
人们知道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却不知道他推动了中国科学教育的一系列改革;知道他是“中美物理学桥梁”,却不清楚他为了祖国发展,卖掉了美国的房产,把钱捐给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院。
他在美国四处演讲,为中国科学筹款;他提出“少年班”概念,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他在上世纪的风雨中,用行动守住了中国科学的根。
![]()
如今,杨老的追悼会确定了——本周五上午九点,八宝山革命公墓。
只有对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告别。那些说他“忘本”“移民”的人,恐怕该安静了。国家的认可,难道不比那些流言蜚语更有分量?
面对流言蜚语,翁帆一直沉默。她没有公开发声,也没有接受采访。唯一留下的话,是那句让人泪目的悼词:“有你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杨振宁曾对翁帆说:“若我先走,望你擦净眼泪,去爱值得的人。”
杨振宁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想让爱成为束缚。可对翁帆来说,这句话大概成了一生的执念。
她曾经说过:“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再嫁了。”毕竟,一个能给她“纯净世界”的人,可能一生只有一个。
![]()
有人说,这是一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爱情。也有人说,他们的结合太理性、太现实。可如果你真正了解这段关系,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知己式”的爱情。她懂他的孤独,他懂她的聪慧。
他们不是浪漫主义者,但彼此成就。
想想杨老这一生,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他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现在正由我们一代代人接力实现。
杨老,您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