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连日来,走进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烟区,蓝天白云下,群山环抱中,连片的稻田如同被大自然精心编织的毯子,与附近的村庄相映成趣,组合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画卷。
近年来,钟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下简称“钟山烟草”)始终将粮食安全重任扛稳在肩,积极探索“粮烟融合”新模式,拓宽致富“稻”路,奏响了“烟田生金,稻海飘香”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
丰收的烟后稻。刘耀兴摄
烟稻轮作 富农新途
“现在‘烟稻轮作’这种分季节耕种的方式,让家里的田全年都不闲。而且在种过烟的地里种水稻,稻子长得更好;种完晚稻,来年种烟,烟叶病虫害大大减少,质量也更好了。”石龙镇烟农潘继斯感慨地说。
好模式落地,离不开“硬支撑”。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粮烟和谐共生出发,出台基本高标准烟田建设规划、烟田轮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规划。同时,以完善田、水、路、机等粮田综合配套为目标,开展烟水烟路、基本烟田改造、烤房建设、农机购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改善农田宜机、宜灌和交通条件,在保障烟叶生产的同时也能促进粮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探索“烟叶+水稻”“烟叶+水果蔬菜”轮作模式,逐步形成“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良性循环。
“烟叶和水稻季节性都很强。每年7月中下旬烟叶采收烘烤结束,紧接着就可以播种烟后稻,时间衔接得刚刚好。而且烟稻对土壤环境需求不同,轮作形成的水旱结合种植模式,能促进土壤有机质沉淀,避免养分失调,保护土壤生态、提升肥力。水旱交替还能抑制土壤有害物质滋生,减少病虫害。对烟后稻和来年烟叶种植都大有益处,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既稳固了粮食生产,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钟山烟草烟叶股股长董义庆介绍道。
设施共享 降本增效
“这无人机一年到头都忙个不停!飞完烟叶飞水稻,还能服务大农业。靠着它,我的收入也增加。”操作无人机的张胜景笑着说。
在钟山烟区,无人机飞防是烟叶种植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有效防控病害,减少农药用量,工作效率更是人工的20倍。他们充分发挥无人机飞防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优势,结合水稻种植特点,引导无人机手合理制定飞防计划,确保关键时期无人机作业不停歇。
除无人机外,钟山烟草合理利用黄板、性诱剂、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对土壤及环境产生的危害,形成了“智能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应用推广”三大绿色生产防控技术体系。同时,挖掘育苗大棚、烘烤工场、农业器械的利用潜力,巧用设施闲置期,育苗大棚种植水果、蔬果;烘烤工场烘干稻谷;烟用机械为稻田翻耕整地、施肥、除草……让每一个设备设施都充分发挥功能。
![]()
村民利用农机进行收割。刘耀兴摄
携手共治 兴业惠农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共赢天地宽。钟山烟草积极引导并联合合作社打造产业综合体。以烟稻轮作为依托,为烟农提供优质稻种及配套服务,降低烟后稻种植成本和风险,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
“过去,烟农对烟后稻种植的成本和潜在风险有所顾虑。”钟山烟草副经理唐志友介绍,“现在,我们全程为农户排忧解难。从精选稻种、优化配套服务入手,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已建设育苗工场综合体和烘烤工场综合体,提升生产技术和效率。现在,烟农种植烟后稻的收入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升级需求,钟山烟草积极引入智慧育苗、气象数据实时采集、智慧烘烤等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技术迭代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升管理效能。
轮作种植,专人种植是前提。为此,钟山烟草深化与县农业农村部门协作,共育现代农业产业人才。围绕农业发展技术需求,利用“金叶夜校”教授烟农农业生产知识,面向烟农合作社及种植主体开展技术培训,为粮烟协同发展注入蓬勃的人才队伍活力。
![]()
烟叶长势好。虞秀本摄
展望未来,钟山烟草将持续巩固烟稻轮作优势,深化农机与农业融合,坚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握紧“金稻”稳粮路,捧牢“金叶”富农袋,向着“兴业惠农”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广袤田野上续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虞秀本 黎朝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