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重庆市加快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以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为核心抓手,通过一系列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推动住建行业转型升级,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总体要求
到2030年底 打造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园区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深化住建领域新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快速拓展建筑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50个以上,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到40%、30%。
到2027年底,建成住建领域产业孵化创新平台5个以上,推动建设新技术规模化应用50项以上,打造“AI+建造”应用场景3个以上。
到2030年底,打造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培育西南地区住建领域优势产业10个以上、新型建造领军企业20家以上,现代建筑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
重点任务
全面推行工业化建造等四大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全面推行工业化建造、大力推动绿色化转型、加快推动智能化升级、聚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在推行工业化建造方面,首先是提升装配式建筑建造效益。《实施方案》提出推广标准化设计,发展少支撑、少模板、不出筋等易建性技术。加快模块化建筑等新型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集中连片农房采用装配式农房建造技术,将装配式楼板、预制楼梯、装配式隔墙等成熟装配式技术纳入6层及以上住宅建设要求。
同时,提升市政工业化应用范围,提升装配式装修推广力度。
推动绿色化转型方面,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好房子”样板项目打造需求,推广建筑保温隔热、自然通风、采光、遮阳、除湿等适宜的被动式技术,以及智能、高效、绿色的电梯、空调、照明等设备。进一步优化绿色建筑管理流程,持续提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等试点,结合城市更新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同时,推动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推动建筑固废循环利用。
推动智能化升级方面,加快发展建设工程数字孪生。完善全市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平台和模型库,推动3D(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等与BIM技术融合应用,构建数字化设计体系。推行“一模到底”数字孪生应用模式,实现设计、建造全过程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完善住建领域物联网平台,形成以应用为牵引的物联感知体系市场化建设模式。支持基于数字孪生的建设运维一体化平台研发,催生AI设计等新业态。
同时,加快推广智能化施工装备,加快构建智慧化运维体系。
产业化发展方面,加速现代建筑产业集聚。围绕现代建筑设计施工、新型建材生产、智能施工装备制造、数字化技术服务、智能家居等5类重点产业,梳理全市住建领域产业链企业清单,运用“项目应用+产业孵化”联动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和精准培育力度,支持两江新区、涪陵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垫江县等区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新型建造龙头企业,带动住建领域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
同时,加速传统建筑企业转型,加速新兴产业引进培育。
具体工作
实施产业孵化协同创新等五大行动
就具体工作来说,将实施产业孵化协同创新、应用场景牵引、全链数字赋能、新技术推广跃升、创新人才引育等五大行动。
《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强统筹组织,建立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政企合作的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同布局和资源要素保障。开展运行监测,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建筑产业统计体系。强化政策激励,推动住建领域创新产品先试首用,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依法依规给予支持。调整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资金补助范围,对重点应用场景实施单位给予奖励。强化宣传推广,举办建筑机器人大赛、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CIM创新应用大赛,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推动住建领域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