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遗文化因珍贵而受人推崇,其背后则是无数非遗传承人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他们用青春和梦想延续着技艺的美,也向往着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今晚22:00,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第十二季就接到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委托,设计师朱晓鸣重返苏州,倾力构建“上家下店”的非遗活态传承模式,为传统手工艺提供可持续生存样本。
![]()
北方小伙苏州安家
守一方天地传承缂丝文化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种织造工艺被誉为“手工打印机”,能以通经断纬之法织就精巧画作,它就是缂丝。这门技艺全国从业者不足百人,而在苏州,就有一位90后小伙,他自河北来,为缂丝留守江南,把青春都献给了这“丝丝入扣”的美。他叫郝乃强,在他眼里,缂丝是一种修行,由于工艺流程繁复,每天只能织出1到2厘米,一片叶子就可以织上一周,特别磨练心性,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时间。小郝曾守着一台织机窝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和其他非遗传承人一样,有过经济上的困窘,却从没想过放弃,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全因他对缂丝有着最纯粹的热爱。
![]()
![]()
2022年,郝乃强购置了一间简朴的苏式小院,57平米的空间既是家也是缂丝传承阵地。房子底层有前后两个天井,中间的客厅就是小郝的工作室,二楼则是卧室和客房。由于空间有限,家具都得根据需要辗转腾挪,无奈楼梯又陡又窄,有客来访时,小郝只能通过前院天井把桌椅吊到二楼,相当吃力。而每当他想把织机搬出去进行文化科普时,又因为大门宽度不够,只能把织机拆开,三十多年的老机器难免会有损耗。此外,老房的基础设施也有不少问题,墙面渗水起皮,卫浴系统简陋,厨房更是缺失,小郝每天都把电磁炉放在洗衣机上烹饪,笑称自己还没有体验过“下厨房”的感觉。
![]()
朱晓鸣再战苏式老宅
方寸之间刷新传统时尚感
今年,《梦想改造家》接到来自郝乃强的委托,期待节目能解决他生活与工作室的空间困境,也希望改造后的小院既能舒适宜居,又能成为“非遗活态空间”,让缂丝技艺走进现代生活。接下这份委托的设计师,就是曾在第九季节目中把破败老宅改成立体式苏州园林的朱晓鸣。
![]()
再回苏州,朱晓鸣本是自信满满,现实却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小郝的家比他想象中要小得多,除了居家功能外,还要加入工作坊和社会接待功能,空间着实紧张。更令他绝望的是,经过结构评估,老房的墙面倾斜度已远超危房标准,必须外置钢结构以加固,这样又会损失一部分室内空间,房子的宽度将不足2.5米,只有当年平江路改造面积的一半。然而结构安全无小事,朱晓鸣决定在有限空间里“以降为增、以退化整”,充分利用整体层高重新规划空间,做到毫厘必争。为此,他还特地带了纸板到现场做家具放样,感受空间体量,确保每一寸都不被浪费。究竟“变小”后的老房将如何实现“公私重叠”的功能布局呢?
而作为一个非遗展陈空间,审美风格也相当重要。小郝告诉设计师,他不想要特别“古”的风格,反而要与现代接轨,让人们知道传统也可以很时尚。为了实现委托人的心愿,朱晓鸣做足功课,不仅去了解缂丝的发展历史寻找风格锚点,也到苏州园林里汲取灵感挖掘在地特色,最终会呈现出怎样的审美意趣,着实令人期待。
![]()
一寸缂丝一寸金,让人赞叹的是古老精湛的技艺,也是手工艺人的艰苦付出和匠心传承。究竟朱晓鸣将为郝乃强打造怎样一个集居住与工作于一体的理想空间?敬请锁定今晚22:00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
![]()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东方卫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